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这些所谓的“礼貌”,正在慢慢杀死你的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其实在孩子发生争吵时,家长在其中应该做一个坚定的中立者,不要直接断言对错,而是应该要让双方都说清楚事情始末,再行仲裁,千万不能因为“大让小”这种理由要求占理的孩子让着不占理的孩子,不偏袒,不护小。例如遇上孩子争夺玩具的问题,家长一定要确定好,玩具本身归属于哪个孩子,哪个孩子就拥有处理权,家长可以从中协调,先肯定孩子对物品拥有的物权,再以商量的口吻询问是否能够“借”给另一个孩子玩耍,如果孩子不乐意,也不能勉强。不能随意伤害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

“见到叔叔都不知道喊人,没礼貌!”

相信大多数家长,在自己的童年时期都经历过这样的画面:

爸妈带着我们出门,在楼道上碰上了邻居某个并不熟悉的叔叔,年纪小小的我们躲到了爸妈身后小心偷瞄,而那陌生叔叔说着诸如“XX又长高了。”之类的客套话,这时候爸妈就会使劲把我们推到身前,让我们喊人。于是我们开始纠结,开始不高兴,我明明不认识这个人,我为什么要喊一个陌生人?久不见我们开口的爸妈急了,一边跟陌生的叔叔赔罪着,一边横我们一眼:“见到叔叔都不知道喊人,没礼貌!”

是不是很熟悉?因为绵妈自己作为广大的童年“被迫喊人”团体一员,小时候心灵受过深深的打击!我明明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为什么我一定要喊人打招呼?我不主动打招呼还要被扣上“不懂礼貌”的大帽子,压得小小的脖子酸累生疼!现在想起来,总是强迫自己孩子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主动打招呼的父母,其实无形中正在一点一滴摧毁孩子的自尊、安全感和归属感,明明不认识那个人,却一定要违背自己意愿去主动打招呼,否则就要被贴上不礼貌的标签。

实际上年纪越小的孩子,在碰到陌生的或是不太熟悉的人时,第一反应就是躲避和警戒,遇见不太熟悉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警戒与退缩。孩子天然的安全感是在熟人环境中建立的,陌生人,尤其是成年人的加入,都或多或少会暂时性地影响孩子当下的安全感,只有在相处一段时间过后,让孩子熟悉了,才能卸下防备。所以你会发现,大部分孩子不喜欢跟哪怕有过几面之缘的陌生成年人进行语言交流或是眼神接触,但是面对诸如幼儿园老师、保育阿姨或是父母经常带去拜访的熟人亲戚,则很少会出现躲避或不理不睬的情况。

其实家长命令式的“喊人”礼貌对孩子可能反而产生不良影响,实际上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习惯,不用强迫孩子去践行,家长自己做好榜样就可以了,孩子受大人的影响,有时也会模仿,主动与人打招呼。其次家长可以尝试给孩子阅读一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或是动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或者每次遇上陌生人后,家长可以事后告诉孩子这个人的身份,和爸爸妈妈的关系,给孩子预个热,下一次说不定就会主动开口打招呼了。

1 2 3 4
赞(3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这些所谓的“礼貌”,正在慢慢杀死你的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