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有抑郁症,悲观厌世是怎么回事?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孩子为什么会悲观?

解释风格对成人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它可以引发抑郁,也可以使人在悲剧发生后立刻振作起来;它可以让人对生活失去兴趣,也可以使人充分享受人生;它可以阻止一个人实现他的目标,也可以使人超越他的目标。
解释风格是在童年期形成的,那个时候所发展出来的悲观或乐观态度是基础性的,新的挫折或胜利经过它的过滤,最后变成一个牢固的思维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超过7岁,他可能已经发展出一种解释风格了,而这种风格正在定型中。
孩子8岁时,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了。对这个世界就已经有了一种乐观或悲观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对他的前途、健康和成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他的看法是怎么来的,有没有方法可以改变它呢?

妈妈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孩子解释风格的来源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它与孩子的母亲有关。
小孩会非常注意父母的言行,尤其是母亲对情绪化事件的解释。
小孩会问很多“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要得到对周边发生的事情,尤其是社会生活的解释。
一旦父母变得不耐烦,不再回答孩子永无止尽的“为什么”时,孩子就从别的地方去寻找答案。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仔细聆听大人对某一件事的解释,而在我们平常的说话中,大约每分钟都有一次解释。
你的孩子会将这种解释一字不落地听进去,特别是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
他们不但听,还会注意到这些解释是永久性还是暂时性的,是特定的还是普遍的,是你的错还是别人的错。
我们给100个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做了解释风格测验。母亲的乐观程度跟孩子的极为相似,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
我们很吃惊地发现孩子的解释形态跟父亲的不相似,母亲的跟父亲的也不相似,这表明孩子主要学习了母亲对因果关系的解释风格。

老师和父母的批评会影响孩子的思考模式

当你的孩子做错事时,你会对他说什么?他的老师又对他说什么?
注意,孩子不只听对他们说什么,还包括怎么说。
这点在批评上尤其重要,孩子相信这些人的批评,并用它形成自己的解释风格。
世界知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德威克(Carol Dweck)的研究显示了乐观是如何发展的,或许它可以告诉我们女性在童年时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她们比男性更容易得抑郁症。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教室。
当你和教室里的小朋友彼此非常熟悉了,你发现的第一件事就是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举止是完全不同的。
女孩子安静地坐着,手放在膝盖上,注意听老师讲话。她们的吵闹也只是悄声耳语或窃笑,基本上她们都很守纪律。
男孩子就不太一样了,他们就算勉强安静地坐着也忍不住要扭来扭去,更何况他们很少能安静地坐着。他们看起来不注意听讲,也不像女孩那样守纪律。他们大声喊叫,互相追逐。
全班安静下来,进行测验。老师对考试不及格的同学会怎么说?
如果是男孩考试不及格,老师一般会说:“你上课不注意听讲”“你不努力”“我在教这些题目时,你东张西望,和其他同学说话”。
这些解释是什么性质的呢?它们是暂时的、特定的、非普遍的,因为你可以改变它们。
德威克的研究显示,女孩听到的是非常不同的批评。因为她们上课时看起来很注意听讲,老师不能以这些理由来批评她们。
老师一般的说法会是:“你的数学不好”“你交来的作业总是写得乱七八糟”“你从来不验算”。
大部分暂时性的原因,如不注意听讲、不努力都被剔除掉了,而留下的都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批评。
德威克给四年级的女生出了一道无解的难题,然后检验她们对失败的解释。
“你为什么没有得出答案呢?”实验者问道。
女孩们的回答是“我不擅长字谜游戏”或“我想我不够聪明”。
但做同样实验的男孩却回答 “我没有很专心地去做”“我没尽全力”“谁在乎这个烂字谜游戏”。
在这个实验里,女孩对失败的解释是永久性和普遍性的,而男孩的解释风格则是比较有希望的——暂时的、特定的,可以改变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大人对小孩的批评如何影响了孩子的解释风格。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就提到固定型与成长型两种思维模式,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童年遭遇的危机,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的判断

1981年在德国海德堡,我听到著名的社会学家艾尔德(Glen Elder)有关孩子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成长的研究报告。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前,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开始了一个有关儿童成长的研究。
这个研究持续了60年,对象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和奥克兰的儿童,目前他们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他们接受了详细的测试和面谈,以了解他们心理的优势与不足。
这是一个人生发展的研究,它不但包括这些儿童,还包括他们的孩子,现在他们的孙子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艾尔德是社会心理学的教授,长期研究在大萧条的孩子在社会变迁中的生活经验
艾尔德谈到,一些中产阶级的女孩虽在童年遭受了家庭失去财富的打击,但在中年早期就基本上从心理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了,而且进入老年期时心理和生理都很健康。
和中产阶级的女孩一样,较低阶层的女孩在20世纪30年代也遭遇了贫困,但她们一直没能再站起来。到了中年晚期,她们崩溃了。她们的晚年是凄凉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康。
艾尔德推测原因如下:我认为那些晚年过得很好的女人,她们从童年期的经济大萧条中学到厄运是可以克服的。毕竟她们的家庭大多在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就恢复了经济地位,这让她们学到了乐观,塑造了她们对不幸事件的暂时的、特定的和外在的解释风格。
相反,绝大多数低阶层女孩的家庭没有从经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她们在大萧条之前就比较穷,之后仍然是穷的,她们学会的是悲观。
她们的解释风格是绝望的,当她们的朋友去世时,她们想“我再也交不到朋友了”。这种在童年期学会的悲观,影响了她们对每一个新危机的看法,瓦解了她们的健康、她们的成就以及她们的幸福感。
安然度过经济大萧条的女孩相信厄运是可以克服的,是暂时的。那些被经济大萧条击倒,一蹶不振的女孩则认为厄运是命中注定,逃不掉的。
所以我们童年期的危机就像是做饼干的模型,把我们塑造成以后的那个样子,我们用童年的解释风格来解释新的危机。

塞利格曼的乐观箴言:
★ 孩子8岁时,乐观或悲观的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了。
★ 孩子的解释风格会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
1. 孩子每天从父母身上学到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尤其是妈妈的。如果你是乐观的,孩子也会是乐观的。
2. 孩子听到的批评方式也会影响他的解释风格,如果这些批评是永久的、普遍的、内在的,那么他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转向悲观。
3. 孩子早期生活经验中的生离死别和巨大变故。如果这些事件好转了,他会比较乐观;如果这个变故是永久的和普遍的,那么绝望的种子将深埋在孩子的心中。

1 2 3 4
赞(2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有抑郁症,悲观厌世是怎么回事?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