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打人的孩子都是孤独的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分析孩子爱打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处于手口敏感期

一般来说,在孩子到了18-30个月,会出现与父母或外界的第一次冲突,国外称这个时间段为「terrible two」(麻烦的两岁)。

这个时间段,孩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世界不再只是眼前的一瞥,而是脚下的一切,手底的感觉,还有来来回回见到的人,一桩桩一件件经历的事。

世界一下子变得丰富了,他既兴奋又好奇,他会用手去抓,用身体去触碰、感觉,甚至会用口咬,脚踏,而且反复重复同一动作。

按照蒙台梭利理论,这个时期孩子进入口手敏感期。

尤其是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迅速增强。孩子喜欢这种变化,经常主动使用小手。

但慢慢地孩子会发现,这个世界怎么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呢?这会让他困惑。

他急于和世界交流,急于发现世界的运转密码,但他所能表达出来的毕竟有限,能做的更是少之又少。

糟糕的是,我们成人虽然也是从「terrible two」走过来,可大脑已经在成长过程中架设了各种逻辑规则,我们忘了那个时间段的孤独,也不理解没有逻辑规则的行为。

孩子很少被理解,他越来越敏感,他有很多情绪。高兴、愤怒、难过,有时无法表达,甚至分不清。他很混乱。

而肢体语言最方便也最容易表达,于是就出现了打人、咬人、摔东西等行为。

孩子感到焦虑,需要更多情感互动

隔壁妈妈去年送孩子上幼儿园,整整半年,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老师的电话:「你家孩子又打人了,快来看看吧。」每次她都匆忙赶过去。

我赶到幼儿园时,孩子们正在外面做操。我看到儿子孤独地站在队伍旁边,小拳头攥得紧紧地,小脸绷得狠狠地。

看到我的一刹那,突然就松开了小拳头。先是微笑,继而咧着嘴哭起来。

她马上就明白了,儿子只是离开了妈妈,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感到孤独无助、焦虑恐惧。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唯有举起拳头保护自己。

她反省自己,带孩子出去交际的时间太少,总是担心孩子感冒,担心孩子受伤。

她的确是有效地保护了孩子,但也无端地封闭了孩子的社会性交往,以至于孩子学不会和小朋友在一起好好玩耍。

其实,她之所以如此爱护孩子,是由于补偿心理。因为孩子一周岁时,她不得不把他送到姥姥家,半年后才重新接回来。

那半年里,孩子在姥姥家哭,她在自己家哭。

按照蒙台梭利理论,0~6岁期间,孩子要经历一段社交敏感期。美国科学学院院士、马里兰大学人类发展与定量方法系主任福克斯教授就儿童「社交敏感期」现象做过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

结果发现,在24个月前获得稳定、安全的关系、能得到有效的情感互动的孩子,成长后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都特别好。

反应型性格,没有耐心表达。

一位漫画家曾画过一系列儿子铁头功怼人的漫画。

这是个男孩,脾气有点急躁,打人比说话来得还快,还多。他在铁头发功之前没有任何预兆,也几乎没有理由。

他并不是因生气怒怼妈妈,很多时候他正高兴地和妈妈聊天说地,猛地上来就是一铁头,把妈妈撞了个四仰八叉,他则乐得手舞足蹈。

对小朋友也是如此。不管和他玩得多好的伙伴,他总是举手就打。打人前他可能还嬉皮笑脸,打人后也不以为然,就像没发生一样,照玩照乐。

如果小朋友哭了,走了,他还会觉得难过,闹着嚷着要人家留下来和他一起玩

像这种行为,民间俗称「贱招」,或者「手欠」,被认为无药可救。

这样的孩子本身气质反应较强、脾气较急躁,他们打人的本意,可能只是引起关注,或者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可能是高兴,也可能是想告诉对方「听我的,我才是对的」。

只是,他们还没有学会文明的交流方式,尤其是没有耐心顺畅地表达自己。谁让「打人」比「说话」更容易学呢~

1 2 3 4
赞(2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打人的孩子都是孤独的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