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要学会“听”
与孩子零距离相处
@唐茹妈妈
女儿非常调皮,经常在外搞破坏,大家都给她贴上了“捣蛋”的标签。
有一次她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大家就把错误归结为她。
面对大家的指责,她哭着诉说:“你们大人就爱撒谎,为什么我妈妈的电话打不通,我都跟别的小朋友打架了,她都不来。”
原来,那一次是因为她找不到我,打架只不过是想让我去看看她。
那天女儿对着我控诉了很久,她认为我们不理解她:
出了事,你们从来不会听我解释,明明没做错还要不停地打我,为什么你们每次都不会听我说?
那一刻,我才明白女儿内心里对我有很多的不满。
我回想起来,很多次我确实做得不到位:
考试没考好,总是说她马虎;做错了事,从来没问过她为什么;因为抢走奶奶的点心,被我罚站,却从没问过她原因。
其实,孩子做的每一件错事都是有原因的。
但是,我们总会捂住耳朵和眼睛,孩子的每一次犯错,我们都只知道去指责他。
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它才在孩子身上开出“罚单”:
容易自我怀疑和否定,自卑、认为自己不好、不值得被爱。为人父母后,还会在无意识中,将这种缺失传递给孩子;
内心情感得不到释放,他们经常感受到不被尊重的感觉,就很难体会到被爱的感觉。
心理学上有个“霍桑效应”,说的就是倾听的力量。
美国有个霍桑工厂,环境一流,设备齐全,福利制度好。但是员工积极性很差,整日愤愤不平。
于是,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找来一批心理专家,让他们和工厂的两万多名工人谈话。
心理学家耐心倾听意见,让工人发泄不满。
慢慢地,员工积极性越来越高,效率也上去了。
可见,倾听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极其重要。
研究表明,家长善于倾听,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
一方面,孩子的情绪可以得到发泄,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
另一方面,孩子会信任家长,愿意和家长分享心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凡事不要一来就教育,先听一听孩子的声音,这才是亲子关系的“无距离相处”之道。
只有倾听了,你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关注和理解他。
倾听是连接亲子沟通的唯一“法门”。
一个家庭就像一棵树,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
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
我们想给孩子好的未来,就一定要打好根基。
父母的好脾气,能开启孩子健康的人格魅力;
给孩子的松弛感越多,孩子越有激情;
把安全感给孩子,他就会还给你爱;
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解释”彼此关系越亲密,他就越信任你。
孩子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身醒悟,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孩子才能天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