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比打骂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冷暴力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们常常用我们以为对的方式爱孩子,所以有时即便用错了方法,自己也不一定能感知到,特别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以为正确或者习以为常的对待孩子的方式,比如冷暴力的方式。

以下是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特别容易忽视的几个冷暴力情形,看看你中枪了吗?

一、控制孩子,而不是选择尊重孩子——“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控制是一种虐待,它会躲在“教育的幌子”下。瑞士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谴责传统教育造成的伤害——其宗旨是破坏儿童的意志,以便将他们塑造为驯服、听话的人。儿童面对“成人压倒性的力量和权威,没有开口的余地,甚至被剥夺了知觉”,他们是无力抵抗的。

我们很多人,大多数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就像在《妈妈是超人3》里,刚开始超级嫌弃“黑洞妈妈”黄圣依,对妈妈的示好无动于衷的“霸道总裁”安迪,也会当着妈妈的面,说出自己的担忧:“我只有听话、懂事,妈妈才会爱我。”

在《冷暴力》里“听话”是操控孩子的一种手段,而孩子们也会为自己的父母找借口,接受父母的安排,并会把问题转嫁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有一次,去亲戚家做客,她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又去厨房烧一桌好菜,她的孩子缠着她,一会儿要她说故事、一会儿问玩具怎么拼搭。像是把这声音过滤了一般,任孩子哭闹,她也只一边忙乎、一边和我们说话。

后来她回答我们的疑惑:孩子早上不吃早饭,还把一个鸡蛋扔地上了,太不听话了,自己很生气、今天都不想理他了。

父母怒气未消,用拒绝交流来惩罚孩子。当孩子还没意识到做错时,会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如果明白自己错了,一味顺从父母,也会在内心隐藏着痛苦。在YouTube 的“生活学校”频道中,影片《好孩子的危险》就讲述了孩子太听话,长期下来容易过度压抑。

二、否定孩子的人格,发出不好的暗示–“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和孩子经常有这样的谈话,让孩子深受打击:

“看人家的小朋友多聪明,你怎么学东西费劲呢?”“看人家的小朋友多努力,你怎么周末不想去补习?”“你看人家小朋友多干净,你怎么不打扫不整理?”……

2018年6月,在一档名为《少年说》的综艺节目里,少年少女们在天台上“向家长呐喊”,吼出心中积蓄已久的不痛快。

其中,就有一个深受“别人家的孩子”迫害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学霸闺蜜,整天被妈妈拿来作比较。

妈妈在台下振振有词:“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要是不打击,就有点飘。”小姑娘委屈得快要哭了:“我很痛苦啊!”

直到最后,妈妈仍坚持她的做法是对的,小姑娘抹着眼泪跑下了台。

《冷暴力》这本书中,作者认为父母这么做的合理化理由是:这么做全是为了子女好,目的是管教小孩,实际却是摧毁了孩子的内在。孩子感到痛苦却又无处发泄,因为这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态度或言语。人们会说,是孩子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所有这些令人不安或看似随意的、不好的暗示,都会渐渐瓦解孩子的人格,直到他本人也相信这一点,以致让那种说法应验。

三、否定孩子的人格,发出不好的暗示–“你怎么那么坏”

邻居家的孩子小学1年级,最近沾染了不良的习惯,喜欢拿同学好看的笔啊尺子啊,带回家。他妈没上楼,在他书包里又发现多了3把崭新而陌生的尺子,就一顿训斥:“这么小年级就偷东西,不学好,你以后是想当贼吗?”“你这孩子太坏了,品性问题啊。”

孩子的哭声响彻四邻,路过的大伯问,你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呢?他声音哽咽,说着几个词“朋友”“玩玩”“会还”。

小孩拿别人东西,是应该及时制止,要不然会贻害无穷。但是,有可能在孩子的世界里,对“偷”还没有概念,一味打上人品上的“坏”,只能让他一边内疚,一边迷茫、不知道错在哪里。

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总是对孩子吼着“你太坏了”“品行不佳”,时间长了,孩子可能真的会变成我们所说的“坏人”。正向的去引导要比一味指责批评,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当孩子受到这些虐待之后有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他们的父母会失望、头疼,抱怨,会出现在这样的原因无外乎是孩子不符合他们的期望。

1 2 3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比打骂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冷暴力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