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什么是教子?中国人这三本书,养大格局成大境界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读《论语》,把握幸福生活。

钱穆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在《论语》中,孔子教给我们太多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不论鬼神,专注把人间的道德、德行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能按照《论语》中讲的去做,一定能把握住现世的幸福生活。

仁义: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忠恕: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

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庸:孔子说“过犹不及”。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做过头了,等于没做到,弄不好还会更糟糕。

怎样才对?不缺位,不越位,不过头,不掉队。

凡事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孔子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这里的“质”指内在的品质,“文”指外在的礼仪,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品质多于外在的礼仪(只注重内在修养,不注意外在礼仪),就显得粗野;

外在的礼仪多于内在的品质(只注重外表的礼仪,不注重内在的修养)就会显得做作,最好两者都有,内外兼修,恰到好处,这才是君子的形象。

《周易》《道德经》《论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三本书,也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所在。

1 2 3
赞(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什么是教子?中国人这三本书,养大格局成大境界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