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拉耳朵
宝宝因为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什么都很好奇,就连自己的小脚丫都要尝一尝。
但有时候的小动作看着就不那么正常了,例如拉耳朵,有时候宝宝会用力的揪住自己的耳朵往外,严重时甚至被抓出血,家长制止后,又会拍自己的脑袋,宝宝这是怎么了?
这种情况,一般存在几种可能,可以针对自己家宝宝的状况依次看下。
(1)好奇心
随着宝宝发育,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有一个叫做“耳朵”的器官,当然,在宝宝眼里可能是玩具,于是开始抓、拉、手指伸进耳朵里抠弄,这些只是宝宝探索自己身体的正常行为。
但是,如果宝宝一天到晚都在拉耳朵,甚至抓破,家长就需要及时制止宝宝,带宝宝做一些游戏,多陪伴宝宝,转移他们对耳朵的注意力了。
(2)耳部感染
耳部感染(急性中耳炎)可能引起宝宝耳朵疼痛,主要表现为:
不愿意躺下,躺下时脾气暴躁、哭闹;耳朵里有水或脓液流出;烦躁不安、不同于寻常的哭闹或尖叫;不喜欢吃奶;一直拉扯某只耳朵等。
一般耳部感染就算没有人工干预也会在1~2周内自愈,但是如果宝宝耳朵疼痛得厉害、哭闹不止;耳朵有脓液、血性分泌物流出;感冒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感染等就应该就医治疗了。
为了缓解宝宝的不适,可以在宝宝的耳部防止一块温热的湿毛巾。平时为了预防宝宝耳部感染,家长需要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经常洗手、不共用餐具、不接触二手烟、不接触生病的人等。
(3)耳廓湿疹
当发现宝宝频繁的抓耳朵时,家长还需要细心的观察宝宝的外耳、耳后及脖子部位的皮肤,看是否有小的斑点或斑点状红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疹。
轻微的湿疹可以涂抹一些郁美净等润肤霜,中重度湿疹可以使用1%氢化可的松和尤卓尔以及儿童医院自制的外用地塞米松药膏等这类的弱效激素软膏。
就医不便时,还可以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霜来稀释弱激素类药膏,稀释比例通常为1:1。
使用弱效的外用激素时,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不需要逐步撤药。激素药停用后,继续每天涂抹保湿霜作为预防。
(4)内耳发育不完善
6个月以下的宝宝内耳平衡感受器还发育不完善,当坐在摇晃的玩具上或出行坐车时,会出现耳朵不适的情况,从而出现哭闹、恶心干呕、抓耳朵揪耳朵的行为。
随着宝宝长大,这种现象就会慢慢的消失。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宝宝玩一些锻炼平衡的游戏,如跷跷板、旋转木马等,都能促进宝宝耳道的发育成熟。
(5)长牙
长牙也是宝宝拉耳朵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宝宝出现牙龈肿胀,牙龈的肿胀组织里有小小的牙尖,牙尖周围的表面血管受肿胀影响等,就是要长牙了。
这时的宝宝可能会通过拉耳朵或挖耳朵,来减轻出牙的痛苦和压力。
这时家长可以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给宝宝一个磨牙牙胶,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