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装的父母,功德无量
朋友薇跟我说,她是没有想象力的。
小时候学画画,她想把天空画成五颜六色的,但妈妈告诉她,天空就是蓝色的;
她想把草地画成紫色的,妈妈说草地就是绿色的。
她试着反驳了几次,每次都会被妈妈纠正。
薇说:“我现在看什么都只是一个样,再也想不到它还有什么变化。妈妈的真实杀死了我的想象力。”
成年人之间相互打交道,装是一个贬义词。但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装,功德无量。
有这么一个世界级的“伪装者”,有一次他去一所学校随意选了十几个学生,告诉所有的老师同学,这些孩子是天才。
大家都是半信半疑。但过了8个月之后,这些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真的成为了“天才”。
这个“伪装者”叫罗森塔尔,这个故事衍生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
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是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心理学家提出人的行为塑造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定为,二是装为,三是变为。
装是核心。装,是对孩子的雕琢。
装着赞同,也就会真的赞同了;装着认可,也就真的认可了。
国外曾经流传着这么一首《育儿歌》: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斗争;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英国作家萨克雷也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好的教育,父母要做“伪装者”,学会睁只眼闭只眼。
睁眼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闭眼理解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再改造。
没有谁天生就是成功的父母,但成功的父母都擅长学习。
做优秀的父母,从会“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