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发脾气,不是因为孩子太难带,而是我们太容易被点燃。
什么饭没吃完、衣服乱扔、作业拖拉、早上起不来……
这些事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多次重复之后,就会让你非常恼怒。
那为什么有的妈妈总是那么温和、淡定,好像从不生气似的?
其实,真不是她们的孩子天赋异禀,而是她们开窍了。
妈妈一旦开窍了,真的会变得越来越佛,
不是放弃教育,而是: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
01.
孩子不是故意气你,
他只是还不会
很多妈妈发火的源头在于一句话:
“我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会?!”
但有时候,孩子不是“不会”,而是“做不到”。
在他大脑的控制力,注意力,情绪力,统统都没长好时,
任凭你再怎么吼,孩子也学不会懂事一点。
再说直白点——
你不能指望一台二年级的小破电脑,跑高三的程序吧。
所以,你急也没用,不如想办法说服自己趁早开窍、别再频繁发火……
02.
孩子不是“不听话”,
而是在表达自己
孩子顶嘴、叛逆、不服管,很多爸妈觉得这是“有问题”。
其实,恰恰相反,这说明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你总要求孩子“听话”,
听你的、听老师的、听社会的——
那他未来,可能谁都听,就是不听自己。
发火的妈妈,可能会想“你怎么能反驳我?”
而开窍的妈妈,则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你这么想,是不是因为……”
因为她明白,亲子关系的核心不是控制,而是连接。
你理解他,他就能理解你。
03.
“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
只会把亲子关系搞坏
以前你以为发脾气,是一种教育方式,
后来你才发现,它顶多让孩子当时服从,
但内心是抗拒的,关系也是破裂的。
孩子小时候怕你,是怕你的吼、你的怒。
但孩子大了,怕你什么?怕你说多了烦、烦了不听、听了不理。
妈妈的开窍,是把“控制孩子”转向“控制自己”。
不再靠情绪发泄解决问题,而是靠方法、靠示范。
当你越来越少吼,孩子反而越来越自觉。
因为他从你身上学到了:遇事不乱,才是真正的强大。
04.
教育的核心是经营,
而不是发号施令
接触下来其实你会发现,
那些不容易发火的妈妈,其实都很“会聊”。
他们和孩子之间,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输出。
而一旦你和孩子的关系出现裂痕,
你说什么他都烦,你不说他也不管——这才是最糟的状态。
妈妈的开窍,首先是不再只盯着“听不听话”,
她更关注:孩子有没有在我这,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爱。
教育,不是对抗,而是同频。
05.
有情绪很正常,
但别让情绪伤了孩子
妈妈也是人,不是神仙。
情绪上来了,有时候确实忍不住。
但你有没有试过:在情绪爆发前,先停一停,换个说法。
比如把“你怎么又这么拖拉!”换成:“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不会的,我陪你看看?”
把“你怎么这么没眼力劲!”换成:“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主动帮我一下,我会很开心。”
换个说法,就是换种可能性。
因为——
你说话的方式,就是一个家庭的温度计。
你情绪越稳定,孩子越安全,家也就越温暖。
06.
孩子,
其实就是你的“镜子”
你烦躁,孩子就乱跳;
你冷漠,孩子就躲开;
你温和,他就自然贴近你。
教育不是一场“斗争”,而是一场“照见”。
“照见”你情绪的样子、待人接物的方式、应对困难的态度……
你希望他阳光,那你自己也不能天天抱怨;
你希望他自律,那你也得放下手机早点睡。
孩子不是不懂事,而是正在学着懂事;
妈妈也不是不会教育,而是还在成长。
当你真正开窍那一刻,就会明白:
教育的起点,不是要求孩子,而是先修炼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