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懂得她的压力
孩子的世界就没有压力只有快乐吗?真的不是的,这点我以前不懂,直到小D开始会表达后,我才发现的。小D接近三岁时,睡眠出现了一次倒退,又开始了睡前各种闹腾。我那时自省睡前陪伴仍然是专注的,于是就是无法理解她到底怎么了。
经过好几天这样的状况后,有一天我没做睡眠程序,而是在给她洗完澡擦身体时问她,你最近怎么啦?你不想睡觉是舍不得妈妈吗?你知道的啊,妈妈一直在这里,永远在你身边的(本来这时是我们读绘本的时间)。没想到这段话让小D一下子释放了情绪,在我怀里开始嘟囔,我这才知道她的同学转学了,她不开心。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每天睡前其实也是孩子一天生活压力的累积点,很多孩子不愿意睡,其实也是因为他们今天还没“开心够”,这一点对再小的孩子都一样,只不过那时他们还不会表达而已。
这一个发现也让我再次明白,睡眠程序只是手段,关键是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梳理情绪,也许还是发泄积压情绪的时机。因此后来,我会更加有意识地在洗澡时就和小D回顾生活,帮助她表达当天的开心和难过,我也及时给予她反馈(洗澡时做回顾比较合适,这样等真的上床后她大部分情绪都缓和了,就不影响睡觉)。
我知道家有睡渣对于父母们来说是很崩溃的,我经历过。但正因为我经历过,也走过很多弯路,我更想和大家说,我们要尽早明白,睡觉、吃饭、自己上厕所,这三件事是我们无法控制或者帮助孩子做的。
如果从源头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然后全然地去理解孩子的心态,很多问题反而迎刃而解了。我知道心态调整是最难的,但如果没有这份觉察,我们永远都在徒劳。
“如果是错误的跑道,即使一直奔跑也是白费”,愿每一位哄睡的父母们,在继续学习睡眠知识的同时,记得想想父母的本能,记得放下执念,去温柔地拥抱一下我们的孩子。
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我不舍得,我今天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