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很正常,但是阅读真正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如果你知道有这么多的好处,就不会这么想了,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童年没有书是自己的毕生遗憾呢!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曾经对考上北大的本科一年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
一、凡是喜欢语文,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二、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进入大学后,往往会感到学习困难,视野窄,思路不够开展。
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我认为,除了“为高考而读书”,应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人文素质高了,其实也是有利于考试取得好成绩的。
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英国的一项研究,童年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长大后社会经济状况越好,7岁时阅读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42岁的时候年收入就提高5000英镑。
但是,对于孩子的阅读大可不必带上功利的色彩,因为我觉得阅读能带给孩子的,最重要的就是快乐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