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抱睡不靠谱,宝妈小心吃力不讨好
通常而言,宝宝在3-6个月左右时可以实现自主入睡,这与他们的大脑发育情况以及良好的进食习惯养成有关。但是如果在此前,宝宝过分依赖抱睡等哄睡方式的话,那么宝宝实现自主入睡的时间会相对要晚一些。
宝妈在产后身体仍然处于虚弱的状态之中,没日没夜的抱睡很容易加重其身体负担,诱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疼爱孩子是母亲的本能,但如果哄睡的辛苦没有被分担,那这种身体上的极度消耗,对于宝妈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透支。
事实上,抱睡虽然“累妈”,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宝宝可以因此获得优质睡眠。被抱睡的宝宝通常睡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不能够快速、长期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的他们无法使得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不利于其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以及大脑发育。[史上最全音质最好]32套孕晚期胎教音乐100首必听免费听
Tips:抱睡的姿势也会影响宝宝的脊椎以及骨骼发育,影响其睡眠状态中的呼吸环境(宝妈怀抱时宝宝所处空间狭窄,空气流通不畅)等。
想要宝宝乖乖睡,聪明宝妈会这样做
1、选择合适的安抚等级
宝宝的睡眠能力与成人不同,并且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会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逐渐发展。宝妈们要懂得遵循宝宝自身的睡眠节奏,在不同时期给予其适当地睡眠引导。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安抚宝宝的方式可以按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像是比较常见的抱睡、奶睡等均属于较高的安抚等级。
宝妈可以试着从高安抚等级,逐渐向低安抚等级过渡,慢慢地为宝宝实现自主入睡做准备。
2、尝试模拟宝宝喜欢的“怀抱环境”
有的宝宝“落地醒”,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上还保留着惊跳反射,这时候宝妈可以尝试这模拟子宫内的包裹感,给宝宝包襁褓,这样宝宝的四肢被适当束缚,这不仅让小家伙们很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够降低四肢活动对睡眠的影响。
另外,在放下宝宝的时候,宝妈最好让宝宝感受不到环境的温差,最好让床单的温度和怀抱的温度接近,这样宝妈更容易“放睡”成功。
3、找准放下宝宝入睡的时机
有的宝妈在看到宝宝闭眼后,就急着放下,但是其实,“闭眼”并不等于宝宝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了,在浅睡眠时看似睡着了,但却很容易被惊醒。
如果频繁地短时间内尝试放下宝宝,那么迟迟无法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的宝宝,就很容易出现暴躁、哭闹反应。
所以,这需要宝妈在日常哄睡中多积累经验,认真观察宝宝熟睡时的状态表现,这样才更能够为放弃抱睡提供基础条件。
Tips:在日常宝宝的养育中,宝爸们也可以多参加互动,换个人哄睡,或许效果更好。
美国睡眠协会建议新生儿每天睡眠时常在14-17个小时,4-12个月婴儿每天睡眠时常在12-15个小时为宜。宝妈了解宝宝的睡眠规律,争取尽快建立起适合的睡眠秩序,这对于搞定“哄睡”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