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不能打孩子,那还有什么办法管教熊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重新认识孩子不良行为

有位妈妈看了我的文章之后,反问我:“难道孩子做错了不应该受到惩罚吗?”

我先不回答该不该惩罚的问题,咱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孩子的不良行为。

通常,我们惩罚孩子,是因为我们认为孩子做错了,可据我发现,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大人眼中的不良行为。只是我们对孩子了解得太少,我们把大人世界的规则、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于是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

一天早上,我推着弟弟小贝出门散步,遇到了同一栋楼的妈妈,她女儿芊芊一岁两个月,会走路了。

芊芊看到小贝手里拿着一只小熊,很感兴趣,走过来伸手就要拿,她妈妈立刻打了一下她的手心,很严厉地说:“不许抢弟弟的东西!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笑了一下:“孩子还这么小,不用这么严厉吧?”

芊芊妈说:“这家伙总喜欢拿人东西,在家里也是到处摸,怎么说都不听,不打不行啊!等养成习惯就不好了。”

听她的语气很笃定,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心想:一岁多的孩子,刚开始探索世界,你就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摸,那孩子得多难受啊!

其实,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做好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任其探索,遇到危险时,只要轻轻地把孩子抱开就行了。在这件事上,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大人的错呢?

我还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后,突然又开始尿裤子,家长不知道这是孩子的肛欲期到了,以为孩子是故意的,于是很生气,每次他尿了裤子就打他一下屁股,这个孩子被打怕了,后来白天果然不再尿裤子,可是夜里睡觉时却总是将床尿湿。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天早上,妈妈急着要上班,可是孩子却突然将自己杯里的牛奶倒到她的杯子上,一不小心洒得到处都是,妈妈立刻怒斥孩子:“你这是干嘛?总是捣蛋!还让不让人省心啊?”这时,孩子哭着说:“妈妈,我是想分一半牛奶给你喝。”

……

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对孩子的未知世界,我们似乎总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孩子的动机。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说,孩子的调皮捣蛋通常可以被解释为只是缺乏做事技巧或指导,来源于想要探险的单纯欲望,却没有能力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自证预言」,即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天生就是捣蛋鬼,那么孩子就真的会变成我们担心的样子。

所以,要想让孩子变好,先改变你对孩子的看法吧。

正如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说,要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即使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事实真相,那我们的判断倾向也应该是“证据不足情况下假定孩子无辜”。

1 2 3 4 5
赞(3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不能打孩子,那还有什么办法管教熊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