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了你,马上给我打回去!”
在社交平台上,曾经有篇“段子”十分流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尽管这个说法有所夸大,但“人若打我,我就要打回去”的确也成了当下不少年轻家长的育儿理念。
四川乐山市某幼儿园对该园小朋友的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
为什么要打回去呢?这类家长认为,小孩子不懂得大道理,做事情全凭天性,若是一次次地忍让,必定会让别人觉得软弱可欺,以后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但,爸爸妈妈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边,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自保,不能一味忍让,该还击的时候不要犹豫!
甚至,有的家长会对自家唯唯诺诺的孩子说:“如果别人再欺负你,你不还手,回来我也打你!”
“打回去”真能让孩子不再受欺?
让孩子打回去,家长的本意是让自己的孩子更勇敢,然而,后果并非你想的那么美好:
①被打的孩子可能遭到更严重殴打
不知妈妈发现没?爱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别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还手,很可能进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严重的殴打。
②孩子会误以为打人可以解决冲突
鼓励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会觉得打人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手段,至于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孩子很难分辨清楚。
③两个孩子可能都会以受伤收场
打过来、打过去,小冲突也可能会升级成为一场严重的打架,谁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给对方造成意外伤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