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这样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长大后畏手畏脚,自卑怯懦受欺负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性格塑造方面。有些家庭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畏手畏脚、自卑怯懦、易受欺负,而有些方式则能培养出自信、勇敢、有担当的孩子。

不好的教育方式及后果

1

拒绝式教育

表现及后果 :当孩子有需求,比如想和父母一起玩耍、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寻求帮助时,父母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

例如,孩子兴奋地拿着自己画的画给父母看,想得到表扬,父母却头也不抬地说:“一边去,我正忙着呢,这画得乱七八糟的。”

或者孩子想让父母帮忙搭建积木城堡,父母却说:“自己玩,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搞定。”

长此以往,孩子会感到自己的需求不被重视,逐渐积累起对自己价值的怀疑,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关心和尊重。

在社交场合中,他们害怕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担心被他人拒绝,就像在家庭中被父母拒绝一样。因为他们内心已经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可能会给他人带来麻烦或者不被接受,从而变得畏手畏脚。

而且由于缺乏父母在情感上的积极回应,孩子的自信心无法建立,容易变得自卑,在面对他人时也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容易受到欺负。

举例 :小明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但他的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对他不理不睬。每次小明想和父母分享学校里的趣事,父母总是说:“没时间听,去写作业。” 小明渐渐地就不怎么说话了,变得很沉默。在学校里,小明也很少参加同学们的活动,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其他孩子欺负他,他也只是默默忍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反抗也没有意义。

2

控制式教育

表现及后果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过度控制。例如,在学习上,规定孩子每天必须按照父母安排的严格学习计划进行,甚至连课间休息的时间都要被限制。

孩子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只能阅读父母指定的 “有用” 的书籍。在生活方面,父母会替孩子决定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等。比如,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挑选的,颜色、款式等都不考虑孩子的喜好,而且如果孩子想和某个同学交朋友,父母觉得那个同学成绩不好或者家庭背景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就会严厉禁止。

这种过度控制会让孩子失去自主决策的机会,他们从小就没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选择,去体验选择后的结果,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总是担心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

当他们进入社会或者新的社交圈子时,面对需要自己做主的情况会感到恐惧和无助,畏手畏脚。

同时,由于父母一直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很难达到父母的期望,会不断遭受批评和指责。这会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自卑心理。

而且在人际交往中,由于长期被父母控制,他们没有学会如何独立地与人沟通和相处,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成为他人欺负的对象。

举例 :小红的妈妈对她管得很严。每天小红放学回家,必须先做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

小红对绘画很感兴趣,想参加学校的绘画社团,妈妈却不同意,说:“那有什么用,还是把学习搞好了才最重要。” 平时,小红和朋友的交往也受到妈妈的限制,只能和成绩好的同学玩。

小红慢慢变得很胆小,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害怕出错。在学校,她不太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小组活动中也很被动,经常被一些强势的同学欺负,她却不知道怎么反抗。

3

辱骂式教育

表现及后果 :父母经常用贬低性的语言来对待孩子。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不是耐心地询问原因,而是破口大骂:“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能错,我看你就是榆木脑袋,永远学不好。” 或者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东西,父母会骂:“你就是个祸害,整天就知道闯祸,真恨不得没生你。”

频繁的辱骂会让孩子内化父母的负面评价,逐渐相信自己就像父母所说的那样糟糕,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会让他们在与他人相处时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参与活动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辱骂还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他们害怕再次遭受父母的言语攻击,所以在做事情时会变得小心翼翼、畏手畏脚,担心自己做不好会引发父母的不满。

在面对欺负时,由于他们内心已经觉得自己很卑微,可能会选择默默忍受,而不是勇敢地反抗或者寻求帮助。

举例 :小强的爸爸脾气很暴躁。每次小强做错了事或者没达到爸爸的要求,爸爸就会大声训斥他,说他是个没用的东西。

有一次,小强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被同学打了,他回家告诉爸爸,爸爸却说:“谁让你这么没用,让人欺负了活该。” 小强听了很伤心,觉得自己确实是弱小的,被人欺负也是正常的。从此以后,他在学校里更加不敢和同学计较,总是忍气吞声。

4

过度保护式教育

表现及后果 :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接触任何可能的风险和困难。比如,孩子想要自己过马路,父母会紧紧拉住孩子的手说:“不行,太危险了,万一出事怎么办。” 当孩子在学校和其他孩子发生小摩擦时,父母总是第一时间冲出来替孩子解决,不让孩子自己面对。

孩子想参加一些户外探险活动,父母也以安全为由坚决不允许。这种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缺乏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经验,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也很模糊。一旦遇到问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在与人交往中,由于没有经历过磨练,面对他人的强硬态度或者欺负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往往选择逃避或者妥协,变得畏手畏脚,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举例 :小丽的父母对她特别保护。每次小丽想自己去倒垃圾,父母都说:“不用你管,小心摔跤。” 小丽在学校和同学有一点小矛盾,比如抢座位,父母就会立刻找到老师和对方家长理论,根本不让小丽自己去解决。小丽长大后,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看到其他同学表现得比较强势,她也不敢去争取自己的机会,甚至在一些小的冲突中,总是轻易地妥协,忍让别人对自己不合理的对待。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这样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长大后畏手畏脚,自卑怯懦受欺负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