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说男孩一定要能抗挫折。
甚至有妈妈说自己生了儿子就以为好带一些。
不听话就打屁股,不像女孩那么娇贵。
觉得男孩耐挫折,打打也不怕。
可是实际上,男孩的情绪很多时候比女孩还要脆弱一些。
记得有一次,儿子想看电视。
我要他自己去打开电视机,而我在书房忙着工作。
过了一会,他在客厅发出“哼哼、啊”的声音,应该是生气了。
“爸爸,这电视机怎么放不了。”
我没有理会,让他自己去解决。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电视机坏了吗?”
“你自己检查一下,是怎么回事?”这时我回答了他一句。
没想到过了一会,他竟然在那哭了起来。
这时我放下手里的工作,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他坐在沙发那,红着眼眶。
我能想象到他的气恼。
好不容易能看一会电视了,却是黑屏。
我没有发脾气。
因为这是他对困难产生的一种无助感,让他感到难受,所以要表达出来。
那就让他的情绪流露出来。
我查看了就知道是因为打雷,电源被妈妈拔掉了。
然后,我在一旁给他指引,平和地告诉他可以怎么解决问题。
“遇到困难,千万不能靠哭,因为哭无法帮你找到方法。你要做的是去找到原因,然后去想办法。”
他这时安静了下来,应该听明白了我的话。
当然,我知道他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还是会哭泣。
但我愿意等他。
这时,一定要记得平和的态度。
因为这是关键。
当孩子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在那哭着,常常会惹得父母生气。
于是就暴力来逼迫孩子去面对、去行动。
甚至指着孩子的鼻子说:“就你没出息,就知道哭哭哭!”
否定孩子的同时,自己就把困难一下子给解决了。
还气冲冲地跟孩子说,“你看看,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你说你傻不傻。”
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你真的很强大,而我就是有点傻,那以后就这样,你帮我做吧。
而且孩子在父母的高压情况下,把情绪压抑住。
可是压抑的结果只会让他的内心难受,对自己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和猜测。
这样的打骂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吗?
这样的挫折教育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面对挫折,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是“冷静面对,积极解决”。
让孩子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去冷静地面对、分析。
因为世间等着他们的困难太多了,很多都超乎我们的想象。
没有一颗阳光的心去面对,真的会掉进困难的深渊中。
还可以告诉孩子:
“办法总比困难多,再想想,别着急!”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总是会打开一扇窗户给你的,你要做的是去找到,而不是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