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天知道,她们关系坏的时候,吵架打架,武力级别能把客厅掀翻。
如果等她们打完架,我再跟小拍说:“你不能这样对妹妹,妹妹很爱你的哦。”
小拍大概会白眼翻到髋关节:“屁咧,妹妹哪里爱我了。”说不定还会历数妹妹的各种罪名,让我的话,无从说出口。
是的,想要加深姐妹之间的联结,不是在她们关系有裂痕时,硬拉一条线去强迫对话;
而是在她们都深在联结中时,为她们的美好点滴,再轻添一丝笔墨,而她们的感情也会来得更隽永。
我一直都很重视姐妹之间的互助友爱,这个朴素的价值观,就这样在她们的日常中渐渐注入了。
仔细总结生活中的“可教时机”,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我大概把它分成三类:
1、孩子心情好的时候。
因为这样的时刻,孩子的心会更开放,我们说的话,想传递的价值观,孩子都更有地方去容纳。
2、和孩子共同关注的时刻。
比如一起看绘本,一起看视频,一起听音乐,一起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记得以前和小拍逛街,路上遇到有陌生人向我问路,我回答完以后,又跟小拍重申了那一句,你看,陌生的大人如果需要帮忙,是会向大人求助,而不会向小孩求助的。
小拍把这句话记得特别牢。
3、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
每当孩子提出问题,她有可能是真的困惑,有可能是寻求帮助,还有可能是提出怀疑……稳妥的做法,我会试着反问她,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当孩子说出了她的观点,我才能了解她到底想问什么,以及她对这个问题了解多少,而这样的“可教时机”具体要“教”什么,也变得更为精准了。
以前有个妈妈问我,小莉,要怎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
我无奈地笑了笑回答说,这得问你的孩子呢。
其实只要用心观察,每位父母都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可教时机”,它能带我们悄无声息地走进孩子的心里,轻轻播撒一颗颗种子。
我们是园丁,而不是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