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两则新闻:
河北一名13岁女孩晚上不学习,偷偷玩手机,被母亲将手机摔坏,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河南一名初中男孩,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批评并没收手机,一怒之下喝农药自杀。
这些孩子怎么会这么脆弱?
美国有调查显示,贪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让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31%。
而在我国,因为沉迷手机而患上「网络孤独症」的15岁以下孩子越来越多——在手机里自己是风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现实中,却个性懦弱、心理脆弱,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大多无心学习,「身在曹营心在汉」,日日扮演着「假性学习者」的形象,被同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曾有网友在泰国清迈机场偶遇一群日本小学生。他们或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地上,没有一个人玩手机,而是人手一本书在细细阅读。
感动之余,不仅唏嘘不已。
都说「少年娘则国娘,少年强则国强」。
爱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爱玩手机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也许比我们想象得更加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