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要逼孩子一把
而对于家长来说,最痛苦的可能就是你全心全意为孩子好,孩子却怪你没有放开手。
有一期《向往的生活》中请来了倪妮、Anglebaby和王迅,当时王迅给大家拉了一段小提琴,说起自己当年学小提琴时的故事。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王迅对小提琴很感兴趣,所以王迅妈妈用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加上加班费,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但是“三分钟”热度消退之后,他忽然就不想学了,然后就放弃了小提琴,现在想起来也会觉得后悔。
而刘宪华却完全不同,他非常不愿意学,能学下去完全都是因为父母的逼迫,大家问他那你现在恨你父母吗,刘宪华说不,他非常非常感谢他的父母。
Anglebaby听了之后感慨当年父母怎么没有逼自己一下。
正如倪妮说的一样:“父母不逼你,这些东西永远都不会长在你身上。”
没有哪个孩子的独立和成长是没有一丝一毫痛苦的,孩子早晚都要经历独立的痛苦阶段,与其让他退缩,不如家长动手逼他一下。
去年印度有一部电影非常火,叫做《摔跤吧,爸爸》。电影里面的两个小姑娘因为不想学摔跤,用尽各种方式跟爸爸抗争,就算头发被剃成男孩子的样子,也坚决不想继续学摔跤了。直到她们去参加朋友的结婚典礼后,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在印度的一些地方,女孩一般14岁就会结婚,梦想和未来从来都不属于她们,家庭和孩子才是她们存在的意义。比起朋友被迫嫁给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来说,这对姐妹的爸爸最起码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了她们一个选择不一样人生的机会,来自于父亲的逼迫,才使她们得到新生的,她们不想成长,可早晚都要成长。
作为家长,敏仪妈妈也希望孩子能够免于经历成长的风雨,可是我更加希望敏宝和仪宝能够自己独立起来,毕竟我和敏仪爸不能陪他们一辈子,哪怕我想一辈子给他们两个洗衣做饭,他们可能也不愿意,那不如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佛系的家长,放开手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契机,时不时逼ta一下,成为ta成长的动力。
有的时候,只有我放开手,他才能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