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为了考试而读书,其实流于了末流。
至于无用之用,我对这里的举例,略有质疑。其实这里想强调的,是读书的非功利性。读者能够真心喜欢阅读,为了提高修养、开阔眼界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没有功利性,但也许在功利上,恰恰能更好地实现。
好像有点儿拗口,说人话,意思就是:
只为了眼前的应试去读书,不一定真能考高分,或者即使一时考了高分,也没有后劲儿。
而那些为了兴趣去读书的人,短期看来,也许成绩一般,看起来读书没什么用,但是将来的个人成长,却可能比为了考试而读书的人要发展的更好。
而读书的更高境界,为了爱读书而读书,在太多的成人身上,越来越少。很多人上网、看八卦、看影视剧、购物、刷朋友圈、玩游戏,就是不看书。不但不看大部头的书,连文章都不怎么看,刷朋友圈的时候,什么都看,就是不看文章。
你作为成人,都只想做轻松的事,不看书,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看书呢?仅仅因为孩子还在上学,你已经工作了吗?
知不知道,我曾经在公交车上听到过小学生聊天,说希望快点儿长大,快点儿工作!这其实在传达什么逻辑?
——上学辛苦,读书辛苦,还要写作业,被大人管,工作后就轻松了,不要写作业了,还能挣钱,不用再被大人管。
可是这个逻辑通吗?
工作后真的比上学轻松吗?显然不是。如果你没有能力,可能工作很差,工资很低,甚至找不到工作,这些孩子知道吗?孩子由于年幼不懂事不知道,可是作为成人,是不是有责任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