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他有两个儿子,大的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小的刚上幼儿园。
有一次,我们聊天,他提到了孩子。
他说,他和妻子都上班,如果只是靠他俩养育孩子,太累。但是父母来帮助他们带孩子,两代人又经常因为养育理念的不同而产生矛盾。
不知道有多少人感同身受。
事实上,当下祖辈参与养育的家庭非常普遍。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可知:
我国目前存在隔代抚养的家庭已超2000万户,其中0至6岁由祖辈抚养的占比达到48.5%。
今天,我就聊聊关于隔代养育和父母养育的话题。
祖辈养育
当下,很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祖辈照顾。
对于祖辈养育,很多人看法不一。
其实,祖辈养育,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祖辈养育的积极影响:
情感支持更稳定。
祖辈通常更有耐心,能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安全感,尤其对父母工作繁忙或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祖辈的关爱可以弥补部分情感空缺。
生活照料更细致。
祖辈的生活经验更丰富,时间更充足,因此他们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传统文化传承。
祖辈更熟悉家族历史、传统习俗。他们可以给孩子讲家族故事、讲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祖辈养育的潜在后果:
祖辈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曾经,在江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有一位老人带着孙子外出,遇到一段积水路段。
老人二话没说,脱掉自己的鞋子,然后弯腰将孙子背了起来,步履蹒跚地淌过积水路段。
按理说,如果孩子小,老人这样宠爱并没有什么。
但是,这个孩子长得比奶奶还高、比奶奶还健壮,所以视频被曝光后,很快就引起了大众的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位老人对孙子有些溺爱了。
祖辈的溺爱,不仅会限制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还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教育观念的冲突,让孩子规则混乱。
在很多隔代养育的家庭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父母管教孩子时,祖辈会护短:“他还小,别凶他!”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会导致孩子规则混乱,让孩子学会“看人下菜”,孩子甚至会利用祖辈来对抗父母。
认知刺激不足。
在很多情况下,祖辈会因精力有限或观念保守,会更依赖传统的娱乐方式。
比如,让孩子看电视。
而年轻的父母会掌握更多先进的学习软件和教育资源。
因此,祖辈的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认知刺激不足。
亲子关系疏离。
在很多祖辈养育的家庭里,孩子多数时间都和祖辈在一起,因此他们在情感上、生活上更依赖祖辈。
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中写到: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
亲子关系的疏离,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祖辈养育vs父母养育
10年成长轨迹对比
你有没有这样的顾虑:
到底是祖辈养育好,还是父母养育好?
想得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我们还是来看看祖辈养育与父母养育,孩子10年成长轨迹的对比。
3-5岁:
祖辈主导养育典型轨迹:掌握超龄背诵能力,如三字经;自理能力滞后,5岁仍需喂饭;社交中更易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
父母主导养育典型轨迹:自主进食穿衣完成度80%; 开始建立简的单规则意识;与同龄人冲突后能尝试解决。
6-8岁:
祖辈主导养育典型轨迹:作业依赖祖辈监督完成;57%出现”假性独立”(口头逞能,但遇事就找老人);权威认知错位:更听老师的话,而非父母。
父母主导养育典型轨迹:形成稳定的学习作息习惯;能承担简单的家务责任;初步建立是非判断标准。
9-12岁:
祖辈主导养育典型轨迹:抗挫力显著较弱;祖辈健康恶化导致孩子安全感崩塌;青春期提前到来且更剧烈。
父母主导养育典型轨迹:具备基础情绪调节能力;开始发展批判性思维;亲子冲突可通过协商缓解。
13-15岁:
祖辈主导养育典型轨迹:34%出现”双重人格”,在祖辈面前乖巧,在父母面前叛逆; 职业规划模糊;网络成瘾率是父母养育组的2.3倍。
(此数据综合自北师大、华东师大的追踪研究)。
父母主导养育典型轨迹: 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框架;能进行中长期目标管理;与父母保持适度情感连接。
看了两种教育环境下,孩子10年成长轨迹的对比,你有何感受呢?
如何让祖辈养育有利无害?
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
48%的年轻父母不认同长辈的喂养方式,85%的年轻父母不赞成长辈对孩子的溺爱。
可见,当下很多年经父母的疑惑是:不赞同祖辈的养育方式,但是不依靠祖辈又不行。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祖辈养育有利无害呢?
我提供三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明确角色定位,分工协作。
无论在哪一个家庭,我们都要清楚,父母是育儿的第一责任人,祖辈一定是辅助者。
祖辈作为”辅助者”,应尊重父母的育儿理念,绝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决策。
祖辈可以做好:生活照料、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培养习惯、陪孩子玩耍等。
父母可以做好:立规矩、教育孩子如何为人处事、引导孩子学习、读书、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育上,设立统一规则。
祖辈和父母一起商量基本规则,比如孩子的作息时间,屏幕时间,要避免父母严管而祖辈纵容的”红白脸”模式。
比如,父母规定孩子每天屏幕时间不超过30分钟,祖辈不应该偷偷延长。
定期沟通。
由于时代的不同,观念的差异,祖辈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分歧。
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
因此,两代人可以定期开家庭会议。
在会议上,可以就孩子近期的表现、遇到的问题以及教育方法展开讨论。
祖辈和父母只有保持有效的沟通,才能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