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富养,会毁掉孩子的生存能力
今年夏天,山东潍坊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在街上为孩子找工作的一幕,令人心酸不已。
她每天奔走于街头,为儿子找工作,她遇见人就搭话,希望能遇见一个好心人,让孩子步入社会。
她的老伴去世了,和儿子相依为命。
如今全靠自己3000元的退休金过活,而儿子已经在家待了二十年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有手有脚,却如同寄生虫一样,每天在家不是吃就是睡,要么就是玩游戏。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想父母索要。
穷家富养的后果,有多可怕?
那就是将孩子养成一个没有生存能力、不能吃苦、不愿付出、只知啃老的巨婴。
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
我们总以为只有富养,才是好的,但其实穷家穷养,一样能够养出优秀的孩子。
之前,徐州丰县的双胞胎,被众多网友赞扬。
他们被保送至名校读博,可是在暑假的时候,依然会去妈妈的工厂,帮妈妈干活。
他们穿着旧衣服,在炎热的夏天,帮助妈妈送脚手架,虽然他们的身上,全是泥土和汗水,可是他们依然很开心。
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来工厂做苦力?
他们说:
“赚钱是其次,主要是因为妈妈,她为了这个家腰都累弯了,我们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真正的富养,不是经济,而是精神,“穷家富养”只是学到了表面。
《奇葩说》中詹青云的一段话说的很好,她说:
我们以为买了同款kindle,跑鞋,就靠近了榜样,可是我们和榜样之间真实的距离是,她真的有去读书,她真的有去跑步。
是啊!我们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孩子的未来,就能和富二代一样。
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真正富养孩子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正如蔡少芬对两个女儿的养育,有一次,她带着两个女儿爬山,一路山路非常难走,而且到处都是蚊子。
但是孩子们累了的时候,她并没有告诉孩子们,我们不爬了,坐车走。
而是鼓励孩子们,再坚持一下,继续前进,最终会到达目的地。
无论我们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我们尽自己所能,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学会感恩,并拥有坚持和勇敢的品质,便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