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孩子粗心了,以他的水平应该考得更好
很多家长听了之后都会松一口气,我家孩子只是粗心了,不是不会,再仔细些应该考得更好。
什么叫“应该考得更好”?如果谈“应该”的话,学生每次考试都应该考满分才对。因为所考的知识都在课堂上讲过了,只要孩子知识记得牢固,心思缜密,再加上灵活运用,应该考100分才对。可见,“应该”这种事情就是海市蜃楼,水中望月,家长要做的是直面现实,认清孩子的不足。
粗心是什么?粗心就是没有用心;粗心就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计算能力差;粗心就是责任感不强,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漏了一两道题目,可能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因为真的不会做;算错不代表粗心,很可能是计算基本功不扎实,才导致丢分;审错题、看错条件根本不是粗心,是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差。
看明白了吧,所谓的“粗心”,是一个天大的谎言。真正的粗心,少之又少。
所以,考试结束后,家长不要只问成绩,要帮着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看错的题是不是没掌握关键知识点、是否用对了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