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作家甘北曾说过一段话:
“想要男人按女人的方式活着,就必定要生拉硬拽,牛拉犁一样蛮干。但有句话说得好,上升的通道虽然艰难,下降的通道却很顺滑。
让男人达到女人的标准很难,但女人要达到男人的标准,那可太容易了。”
作为妈妈,与其被“追求完美”的套子束住手脚,逐渐在无助中失控,有时倒不如跟着老公学“躺平”,或许反而有意外之喜。
- 眼“瞎”一点,允许孩子自由探索成长的乐趣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位博主开展过一项持续性的观察实验——
一天,博主看到老公专用的卫生间台盆下,有一张纸巾和包装纸,但两天过去了,她老公硬是对此熟视无睹。
于是这位网友决定发帖记录一下,看到底需要多久,她老公才能“看见”并捡起来。
就这样,十几天过去了,实验毫无进展。
直到博主带儿子出门旅行了一趟后,回家终于“惊喜”地发现,老公竟然捡起来了。
但下一秒,博主又不禁发出灵魂拷问:
“他为什么不把纸巾和包装纸扔进垃圾桶?单纯捡起来干什么?!”
相信从这个故事里,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家老公的身影。
不得不说,在“眼瞎”这方面,男人是有一定的天赋在身上的。
但如果把这一特质放在育儿上呢,有时却不见得是件坏事:
老公自己带娃时,从来都看不见孩子身上一连串的泥点子,也不在意他是不是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只要玩完收拾好就行了。
虽然在我看来,老公和儿子活得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在“垃圾堆”里的父子俩,却自有一番乐趣,快乐得像两只哈士奇。
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 心大一点,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还记得“水哥”王昱珩吗?
几年前,他在《最强大脑》上凭借从520杯一模一样的水中成功找出被嘉宾随机选中的那一杯而一举成名。
前段时间,他又因亲手将自己家打造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外桃源而登上热搜。
了解了他的故事后,我发现他还是一枚妥妥的“女儿奴”。
但他对女儿的爱,并非是事无巨细地包办一切,而是选择抓大放小。
看到女儿在洁白的墙上涂上自己的名字,他没有发火,而是充满爱意地说:“子不教父之过,惩罚性一起刷墙吧……刷完爸爸给你变个月亮。”
女儿爱看课外书,他也不会像一般父母那样斥责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而是陪女儿一起读完了《三体》、《时间简史》等。
所以有时,深陷焦虑的我们也不妨问问自己:
难道孩子吃顿路边摊,明天就会病入膏肓吗?难道孩子少做了一道题,以后就真的只能去搬砖吗?
爱,需要自由的空气,更需要允许孩子探索、犯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