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夹缝中生存”的80、90后教师:
你是否也曾在早自习抓狂时,对着班上那个把课本画满涂鸦的“黑眼圈哪吒”叹气?
是否在家校群里被家长@质问“我家灵珠怎么考不过隔壁魔丸”时想摔手机?
…………
这部看似中二的热血国漫,藏着给当代教师的“急救药方”——
原来我们不是在驯服“魔童”,而是在唤醒“灵珠”。
2
撕标签指南:别让“魔丸档案”封印了山河社稷图。
陈塘关百姓一见哪吒就喊“妖怪”,像极了教师办公室里流传的“接班预警”:
“这届学生特别差”;
“3班那个刺头千万别惹”。
当我们用“学渣”“问题生”的标签封印学生时,可曾想过那个总在课上接话的“小哪吒”,或许是班级脱口秀的明日之星?
教学打脸现场:
某90后班主任把“话痨王”任命为课堂主持人,结果他带着全班把《岳阳楼记》改编成RAP,连校长都来围观——
看!乾坤圈下锁着的,可能是未激活的混天绫。
行动锦囊:
建立“反标签周记”:让学生用三个非成绩关键词定义自己(如“昆虫学家预备役”“班级冷笑话供应商”)。
开发“太乙真人教学法”:允许每节课有10分钟“魔童时间”(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形式)。
设置“魔丸变形记”档案:用视频记录“问题生”每月高光时刻,家长会播放。
3
修炼结界术:把教导处变成山河社稷图。
太乙真人用毛笔挥洒出的修炼空间,简直是理想课堂的样板间!与其抱怨“这届学生带不动”,不如学学他的“神仙操作”:当哪吒失控时,他掏出山河社稷图说“来,为师带你打怪升级”——看,连神仙都懂“游戏化教学”。
教学开挂案例:
某85后物理老师把牛顿定律设计成“哪吒渡劫”闯关游戏:用风火轮讲惯性,用混天绫演示磁场,考试变成“天雷劫生存挑战”。结果?学生追着问:“老师,下节课敖丙会来教流体力学吗?”
创新工具箱:
开发“法宝型教具”:把文言文变剧本杀线索卡,数学公式藏进哪吒解封印谜题
创建“共生型课堂”:让“魔童”和“灵珠”组队完成任务(如学渣+学霸合作拍摄微课)
启动“不完美计划”:每月公示教师翻车现场(比如把李白说成宋朝人被学生纠正)
4
渡劫终极奥义:教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扯碎换命符的瞬间,屏幕外的教师该被点醒:我们何尝不在被“天劫咒”绑架?公开课的表演套路、职称评比的量化指标、家长群的24小时待机……这些“咒语”正吞噬着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叛逆教师宣言:
某青年教师拒绝“刷题海战术”,带学生用三年种出“诗经植物园”——毕业时,这群曾被认定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有人成了农科院少年班预备生。你看,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破咒指南针:
修炼“李靖式守护”:在成绩单外建立“成长能量值”(如勇气值、好奇心指数)
保留“殷夫人式任性”:每周给自己一节课“不为什么”的浪漫(带学生看云、听雨、散步、发呆)
启动“莲花觉醒计划”:用vlog记录师生共同成长(让教育看见“人”而不是“分”)
5
做个“太乙真人式”的凡人教师。
不必羡慕神仙的法力无边,真正的教育魔法藏在太乙真人油乎乎的酒葫芦里——那是用烟火气浸润的慈悲,是用不完美接纳不完美的智慧。
80、90后的“青椒”们,与其焦虑“怎么镇住魔童”,不如换上哪吒同款黑眼圈烟熏妆,对教育界的“天劫咒”喊出我们的宣言:
“是魔是仙我说了算,是教是育我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