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不光是知识储备,还是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我们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只想着去积累知识了,硬往肚子里面吞,很多时候都会忽略掉学习能力的培养。
后面这几期我会专门来讲讲怎么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今天,我们先来说点开胃菜,不仅仅关乎我们的分数和升学,更关乎着未来的底气和人生格局。
知识储备的复利效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复利效应”这个词?
在金融领域,它指的是利息产生的利息,让财富呈指数级增长。
而在知识领域,复利效应同样存在,而且威力巨大。
以前有个学生,我印象很深,他初一入学的时候成绩一般,很一般,但他有个好习惯,就是每天睡前都会复习当天的知识点,哪怕只有十分钟。
到了初二下半期,都觉得他比较悬,因为成绩总是中等偏下,但是到了初三,就开始突飞猛进,最终没有悬念的考上了。
其实,这个就是知识储备复利效应的体现。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知识点,日复一日地积累,最终汇聚到了一起,因为初三的复习会把所有学的知识串起来,他的优势就出来了。
而且,初中的这些个知识点,它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数字,更是思维方式、解题方法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比如说,数学学习让我们学会逻辑推理,语文学习让我们懂得阅读理解,这些能力,会伴随我们一生。
所以,不要小看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场考试。
学习能力的底层代码
如果说知识储备是高楼大厦的砖石,那么学习能力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底层代码。
简单来说,就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比如说遇到了难题,有的同学选择放弃,有的同学则迎难而上,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等方式,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这个过程,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
初中锻炼好了,到了高中、大学乃至职场,它都是我们脱颖而出的关键。
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太快了,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新环境、掌握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抗压能力的原始积累
特别是到了初三之后,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考试频繁,竞争激烈。
这些压力,对于我们有些同学来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
尤其是到了每年的三月份,各个职校的老师进校宣传之后,有些同学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感觉有地方可以去了,有书可以读了,身上的包袱一下子就卸了下来,没有抗压这一说。
但对于那些能够积极应对、不断调整心态的同学来说,却是宝贵的成长机会。
要知道,人生中,其实失败才是主旋律,我们无法逃避,因为只有经历失败,才能成功。
初中的那些个挫折,都是锻炼我们抗压能力的绝佳机会。
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坚韧不拔、更加自信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