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六岁多音才出来,但是认知超级超级差怎么办?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一个六岁半的妈妈的求助:

诺爸,犹豫了很久,还是想求助您,想听听您的建议,主要是觉得打扰您。我家小宝今年七月份就七岁了,两岁之前发育正常,三岁去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快六岁的时候还是没有语言,我和爸爸非常着急,爸爸之前一直在外地读博士,后来学位也不要了,全职在外地陪她在机构上课。

现在孩子能够仿说句子,只是有些音不太准确。她现在会自己大小便,也会背十几首古诗,也能接几十首儿歌的最后一个字甚至更多。

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对不上,认知很差,只是鹦鹉学舌,我和爸爸都非常着急,我和爸爸都有点不想在机构上课了,但是孩子语言没出来又大龄我们没办法,有点病急乱投医了,但我们又都害怕下一步选择是错误的,耽误孩子,毕竟我家已经是大龄了。

老人指望不上,爸爸在外地带她不能上班,我一个人上班带姐姐承担家里的开销,压力太大了。

诺爸,我想请教您怎么才能帮助我的孩子提高认知,让她语言和认知相匹配?我们去机构扣语言这件事是不是违背了她的语言发育规律,那我们应该怎么向前走呢?

诺爸建议:

你们是非常爱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很多,这一点很伟大。

我也从我的视角里给你一些具体的建议。

从远期发展而言,你肯定是要以让他进入正常的校园,正常的去适应一年级的为努力方向的。慢,可以缓读,适应时有问题,可以陪读,可以沟通,但争取正常进入小学这个基本基调我觉得要定下来。

其实能上小学这个要求没你想象的那么高。

但是她肯定得在集体环境当中去适应度过,有一些基础的规则感,能够理解和相对遵守老师的安排和要求,对于在教室上课,大家做好要听这种上学模式能够基本去接受。

坐得住,不至于严重影响他人,没有激烈不好安抚情绪问题,符合这三点,在法律所保护的义务教育的框架下,老师不会刁难家长要退学的。当然也没这个权利。最多是通过给家长压力,让家长自己离开。

所以其实在这件事上,目标放下定下来了,接下来就去为这点做好基础铺垫。

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也就可以进行系统的拆解了:语言认知的提升,小学准备,把孩子和我们的生活拉回正轨三件事。

再和你聊聊语言和认知发展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非常不建议桌面的,我认为这件事的不是孩子天生有问题,没有学习能力,发展不起来,所以要训练能力,这个逻辑不对。

孩子是因为自我封闭,对于人的逃避和无视,不观察,不关注,不模仿,所导致的缺少沟通意愿和对于语言的模仿也和应用,进而导致的能力落后。

解决的方向也是:通过建立和人的连接和沟通来带动能力的发展。

再说的直接一些:任何在伤害孩子和人之间连接沟通的训练,是在加重孩子的自闭来换取很表面的能力进步。

其实有些机构有用,并不是方法有用,而是遇到了好老师,对于孩子有爱心又很有能量,孩子在内心喜欢老师,愿意配合,孩子的内心里和老师有连接有沟通了,才教和引导的起来。

我们和孩子换位一下,面前的人,一脸凶相,一直要求你必须用说来换吃的。你想和他沟通交流吗?

根据我的观察,即使遇到好老师,孩子能力也难以在封闭环境中去发展。因为这套模式本身是脱离现实的。

其实我一直都很讨厌圈内的各种“专业词汇”,NT,泛化,自我刺激,往往都是在以问题集合体的区别对待来看孩子。

其实他们就是一群发展遇到问题,面对人很自卑不知如何应对,只能通过逃避来生活的孩子。

他们的生理结构,基因序列,生长发育过程,大脑结构,思考方式,和普通孩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更加敏感,不知道如何也不敢面对人,更加容易陷入细节之中而忽视了整体,因为语言和交流能力和交流意愿不足,想法很难被理解的发展慢一些的正常孩子。

加再多的前缀,他也是个孩子,是个人类个体。以孩子视角来看待她,帮助她,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她有所发展。

我一直很悲哀的发现,圈内总是以他们不是正常人类个体的视角来解读,各种言论各种说法,仿佛你对于孩子作为人类个体的尊重,是种盲目乐观一般。

诺诺整个成长的轨迹,让我见证和看到了他就是普通的人类孩子,当然也让我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其实和我自己也何其相似。

记忆力好,对于喜欢的事物很沉迷,对于做不到事情和挫败感很容易逃避放弃,对于好玩的事情大过于对人的关注(后期经验和和人玩的经历可以改变这一点),切换视角思考问题相对偏弱,同理心和情商不高,但对于兴趣和知识类的学习能力很强(前提是语言和兴趣能够拓展开之后才能发现和意识到,我家前期迷火车,迷了整整两年)。

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博学,小了一点,情绪稳定,很开心,但是懂礼貌也很可爱的人。

聊远了,但是也并不跑题,诺诺一路的成长,我和妈妈的都很清楚的认识到,他的成长路径就是参考正常孩子的发展,我们要走入生活,走进和人的接触之中。

所以孩子的能力不需要什么“泛化”,除非你的能力本身就不是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的,你才需要。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是要以和人的沟通,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各种事件,建立经历体验,逐渐建构起来的。

孩子要想正常,不能脱离正常的成长环境啊。

他需要接触人,接触不同的好吃的,好玩的,有意思的事,即使前期不懂物权,会瞎搞,会被他人所压力甚至白眼。

但是其实绝大部分人对于小龄孩子的行为的包容度,比我们想象的高,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标签,和他人的态度,就把孩子与现实世界隔绝起来了。

而语言的发展,是要从表达意识的建立,让孩子进入意识到要说,敢说,能说的早期阶段。这当然需要语言环境,需要和人的信任感来请求帮助,有生活的前置条件了。

然后是对于各种具体事物的声音之间的关联,愿意试着仿说,组织发音表达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感受的肯主动讲的阶段。

语言是建立在想和人交流,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且愿意尝试去说的基础之上的。前期不肯不敢不愿说的阶段的跨越,确实是很考验人的,但是当他真的进入到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通道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月跟着你看世界,认识几十上百样不同的事物并非不可能。

所以语言认知的提升,是需要我们建立起信任感,建立起想要的动机,然后是对于开口的突破尝试,我们给到孩子母亲式的回应和鼓励。

因为说的不好没关系,讲的不清楚没关系,甚至声音很小甚至听不见都没关系,肯说敢说,能意识到要说,愿意尝试了最重要。

给到示范,给到肯定,给到鼓励,多试试,多张口,他肯定能做到的。就像学走路,学骑自行车,学英语,只要愿意去试,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且生活中的对话和交流,不需要强化物,不需要泛化,不需要强迫。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表达。

所以我给你的意见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回归生活,找找幼儿园,做好学前的过渡,在生活细节中,鼓励孩子应用和交流,相信他,去找找孩子的童年该有的样子。

让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转化为尝试和学习的动力。让她在生活上,心智上,能力上,能够基于现实经验,逐渐建立起表达意识,物权意识,规则观念,主动连接信心,以及外显的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的交流主动性。

这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事情,有趣的人,我们不该因为对于能力的担心,就让孩子的童年和这些美好的事情隔绝了。

重构生活,想让孩子幸福,我们需要找回生活该有的样子,童年该有的样子,去走进世界,走进当下,让他看到我们的是如何面对的,鼓励他也试试看,她可以的。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六岁多音才出来,但是认知超级超级差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