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事情妄加干涉。哪怕是最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也需要有意识地去守好边界感,别总是妄图去担负起属于孩子的那份责任。
承认这一点,有时候管得越多,孩子身上的问题不会变得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你每天定着闹钟催他起床、为他准备干净的衣服、喊他吃早餐、为他检查书包,叮嘱他今天的校园活动,可他似乎一点也不领情。起床拖拖拉拉,吃饭磨蹭半天,仿佛上学读书这件事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着急的只有你。
忙碌的陀螺没有意义,你得思考如何让孩子变得自律和自觉才行。教育孩子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紧绷和干预,适当的“甩手”和“狠心”,反而能够让孩子承担起属于他的那份责任和担心。真正为孩子好的父母,都懂得狠下心来做这4件事。
01狠心不插手,孩子才能独立
当孩子自己能吃饭、穿衣、整理书包时,别再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会让孩子失去动手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他自己系错鞋带、自己收拾乱糟糟的书桌、让他承担迟到的惩罚、作业写错的后果,在一次次试错中,他才能学会独立和担当。
有远见的父母,能够狠下心不去插手孩子做他能够搞定的事情,这应该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遵守的养育准则。
02狠心不唠叨,孩子才能唤醒内驱力
“快点写作业!”“你怎么又玩手机了?”重复的唠叨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曾说:“好的教育就是少啰嗦”。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只需要说一遍,不必再反复叮嘱。
试着别唠叨,让他自己体验拖拉的后果。
当他因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或因玩手机耽误了事情,内驱力才会被真正唤醒。
03狠心不发脾气,孩子才能情商高
父母是孩子的情绪镜子。
爱发脾气的父母,容易教育出叛逆敏感、内心脆弱又爱抬杠的孩子。某位教育学家曾说:“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出问题儿。”
想要养出一个情商高、情绪稳定的孩子,父母就要学会狠下心不发脾气。
毕竟,你如何处理情绪,孩子就会如何模仿。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试试先深呼吸,控制住怒火。
用平和的语气和他沟通,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对孩子发火,那么你可以这样去做。承认你很生气,让孩子知道你此时此刻的情绪,客观的表达出你的感觉,你对孩子的担忧。
当你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会看样学样,成为一个情绪稳定且高情商的人。
04狠心不催促,孩子才能更自律
催促的本质是“你替他着急恼火”,而不是“他自己着急”。
试着狠下心不催他起床,让他体验一次迟到的滋味。
不催他写作业,让他自己安排时间。
忘记带书本,让他去承受老师的批评。
当他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时,自律的种子才会慢慢发芽。
毕竟,你唠叨说教,惩罚谩骂,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在跟他较劲。
而他自己造成的后果,会让他觉得是“规则”在惩罚他,他只能自己去调整和适应。
教育学家约翰.霍特曾说:“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的爱和关注,让他们自己成长。”父母“狠心”不插手,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在为孩子提供强大的抗体,去适应残酷的世界。
从今天起,别再做心力交瘁的“保姆”,试着做一个狠心的“赋能者”,把原本属于孩子的人生课题,交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