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知道打孩子危害多,但我还是忍不住动手,该怎么办?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育儿老师,我接触过太多因为打骂孩子而懊悔不已的父母了。有位妈妈曾泪流满面地对我说:“我明知道打孩子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每次事后都后悔得不行,可下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

说实话,这种情况真是太普遍了!我们这代人大多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骨子里刻着这样的印记,一旦孩子”不听话”,第一反应就是吼两嗓子,甚至动手。

那么,明知危害多,却还是忍不住对孩子动手,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给大家支几招,帮你打破这个情绪恶性循环!

一、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动手?

前两天,我邻居老王跟我倒苦水:“昨天孩子把新买的平板电脑摔坏了,我一个没忍住,直接一巴掌打过去了。打完后看着孩子哭得那个伤心样,我心里比刀割还难受,可就是控制不住啊!”

说起控制不住情绪,咱们得先明白为啥会这样:

1. 童年阴影在作祟

很多父母自己小时候就是在打骂中长大的,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了。

你看,我小时候犯错,我爸抄起扫把就追着打,现在我面对孩子犯错,不自觉就想抄家伙。

这不是我们的错,是我们内心的”小孩子”还没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

2. 情绪长期积压不释放

老李家的情况很典型,他平时工作压力大,老板骂他他不敢顶嘴,回到家看见孩子不好好吃饭,那个气啊,憋了一整天的火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火山爆发效应”,平时不懂得释放情绪,最后全撒在了最亲近、最不设防的家人身上。

3. 期望值过高,不够包容

我有个朋友小张,孩子才5岁,她就恨不得孩子样样都比别人强。一次考试没考好,她当场就发飙了,回家还罚孩子抄题。这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是我们控制不住情绪的导火索。

二、短期内快速”刹车”的两步法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来说说怎么解决。先教大家一个短期内快速”刹车”的两步法:

第一步: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

下次你感觉自己要发飙时,立刻问自己:“我真的要打他吗?我现在打还是5分钟后再打?”

你别不信,就这么简单一个问题,效果真的神奇!为啥呢?因为这个问题让你从被情绪拖着走,变成了你自己做主。原来是情绪牵着理智走,现在反过来了,理智开始指挥情绪。

老刘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他家孩子总是磨蹭写作业,有次他火冒三丈正要动手,突然想起了这个方法,就问自己:“我现在打还是等5分钟?

“结果这么一问,他竟然冷静下来了,最后居然没打,而是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谈了谈。

第二步:直接表达情绪,而不是发泄情绪

别光吼”你怎么又这样!“而是说出你的感受:”你这样做让我非常生气,我感到很无力很绝望。”

你看,当你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说出来,它们就变得具体了,也就好管理了。另外,孩子也能明白你情绪变化的原因,不会总处在恐惧和不安中。

我邻居家那个10岁的小姑娘就跟我说过:“妈妈生气的时候会告诉我她很生气,需要安静一会儿,这样我就知道不是我不好,只是妈妈现在情绪不好。”多棒的沟通方式啊!

三、长期调整的自我修复方法

短期招数解燃眉之急,但治本还得有长期计划:

1. 主动释放积累的情绪

情绪就像垃圾桶,不定期倒,迟早会满出来。所以咱们得有意识地去释放:

每天花10分钟写情绪日记 出门大吼几声(找个没人的地方) 狠狠地打个枕头 看个催泪电影痛快地哭一场

我有个学员,每天下班回家前在车里大喊5分钟,结果发现回家后对孩子的耐心多了好几倍!

2. 真正开始爱自己

说到底,我们会忍不住打孩子,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的小孩儿没得到足够的爱。

所以,别觉得矫情,从今天开始学着爱自己:

每天留出30分钟”独处时光”,可以晒晒太阳、散散步 做这些事时,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专注当下 每天对着镜子对自己说:“我会好好爱你,你值得被爱”

老张尝试了这个方法后,告诉我:“刚开始觉得特别傻,对着镜子说这些话。可坚持了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心里那个总想发火的小孩慢慢安静下来了。”

四、养成新的育儿习惯,彻底告别打骂

除了调整自己的情绪,我们还得学习新的育儿方式:

1. 定好家规,但不要过多

家里最好有3-5条明确的规矩,比如”不许打人”、“吃饭不玩手机”。规矩少而精,孩子容易记住,我们也不至于动不动就发现孩子”犯错”。

2. 冷处理代替暴怒

孩子犯错时,先深呼吸,然后可以说:“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冷静一下,我们等会儿再谈这事。”然后走开5-10分钟,等情绪平复再处理。

3. 寻求帮助,别逞强

养娃不容易,别老想着一个人扛。找配偶商量、请教长辈、求助专业人士,都是明智之举。我曾建议一位单亲妈妈参加了家长互助小组,她说那简直是救命稻草,让她知道原来大家都有同样的困扰。

最后的话

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别苛求自己一夜之间就能变成”零打骂”的完美父母。每前进一小步都是胜利,每次克制住情绪都值得表扬自己。

曾有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用了我教的方法,第一个月还是打了孩子3次,但比起以前的10多次,已经是巨大进步了。第二个月只打了1次,第三个月,她骄傲地告诉我:“我一次都没动手!”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相信,当你学会爱自己,学会管理情绪,你就能真正放下”棍棒”,用爱和智慧教育孩子。这个过程不容易,但绝对值得!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知道打孩子危害多,但我还是忍不住动手,该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