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打,
弄坏东西不打,这是不小心的过失,以后做事时尽量注意就可以改正;
作业做错不打,这是学习必经的路,以后加倍用心,尽量少错也是好孩子;
不收拾自己的玩具,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打,这个呢更好解释,好的习惯需要慢慢养成,都是后期可以纠正的。
三必打
不尊重长辈,没礼貌,必打!
撒谎成性,不诚实,必打!
小偷小摸,坏习惯,必打!
小时侯,家里的规矩,虽然没有黑纸白字的写着,装订成册裱着。但是从小言传身教,爸妈一直是这样传承的。
作业自己写完,第二天准时上课,交给老师,有错即改,他们从不会严苛以待;
不小心洗碗,弄坏,也都不会苛责,只是提醒,下次注意小心;
洗衣服,洗碗,挑水,扯猪草,扫地,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四姐弟自己分工,轮流,爸妈只看看结果,也从不会特别在意,或刻意去评价,只要互相帮助,把事情完成就行了,偶尔洗完的衣服过水没过干净,凉晒时还滴着肥泉泡沫,老妈还会帮着重新过一遍,都不会因此去打骂我们。
但是,每天吃饭,外婆在时,长辈没上桌,我们四姐弟绝对不可以动筷,一定耍先叫外婆,吃饭了!而且必须是外婆和爸妈坐上桌,开始夹菜,我们才可以开始。夹菜时绝不可以在菜碗里到处乱翻搅,夹自己面前的,也不可以挑三拣四,荤素都要吃。虽然那个年代荤菜相对比较少!家养的猪也是醺制腊肉,偶尔吃一餐,鸡也只是用来生蛋给老爸和小弟吃的。但我们也知道尊老爱幼,是这个家的规矩。
记得我读中专的笫一年,小弟刚上初中,家里当时条件也箅基夲可以,不用负担二个姐姐了,她们都自己成家了。小弟班里组织暑假夏令营,还没放假前提前和爸妈说了快一个月,应该是爸妈忙忘了,小弟自己就去爸抽屉里拿了10元钱,和同学们去了。回来被老爸拿棍子,让小弟跪在祖宗牌位前,抽了近半小时。一直质问,知道错了没,没经过同意,自己偷拿钱,道德品质问题,虽然是拿家里的钱,也绝对不可以!那个年代,农村有多重男轻女,但我们家唯一的一个男孩,和我们三姐妹一样轮流做家务,一样会因为做错事受罚。何况是这种家里明文规定不可饶恕的错。
还有扯猪草,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青苗刚出,哪里来的那么多菜叶子和疯长的草扯呀,只能只割一些红薯藤充数,每当这个季节,爸妈就会叮嘱,少扯猪草回来不会怪你们,别人家都难得种上几块地,都有猪要养,不允许去别人地头扯菜叶子,多拌点糠就行了。生怕我们不学好,养成坏习惯,让别人指着背说闲话。还有偶尔和小伙伴去河边拾柴也是一样,别人如果没拾到满满一篮,回去会被父母责骂,就会在篮子中间架上三角,底下是空的,篮子上面多放些,看上去是满满一篮。我们家从来不会因为这个责骂我们,捡多少算多少,因为爸妈最讨厌不诚实,撒谎成性,偷奸耍滑了!
还有我们家门囗就是晒谷坪,外婆在时,只有邻居的衣物被风吹掉了,她老人家扯着喉咙地大声招呼:谁家的被单,哪家的衣物吹掉了!等下来天井旁的石凳上取哦。
整个村子都听得道外婆的大嗓门,但同时也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