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怎么学会走路的
有经验的父母都会观察到,孩子学步之前需要时间来适应自己独立站起来。所用的方法都是先将两手放在地面,伸直手臂,然后用两腿将屁股高高撑起来。最后,他会用腿将身体挺起,伸直腰,站起来。
然后,当他适应了平衡的感觉后,运用腰部力量,大腿肌肉的力量,带动小腿的力量,由此,他迈出了第一步,然后摇摇晃晃的第二步,第三步。
在最开始行走的时候,孩子的两腿分得很开,两脚外八字,这些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平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孩子真的很神奇,小小的身躯其实蕴涵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力量。当你看到他从一个还只会爬进展到自己站起来,然后向你走过来,那种感动真的会让人热泪盈眶。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避免不了会跌倒,甚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走路都会对孩子是一种挑战。所以很多家长都是诚惶诚恐的跟着,扶着,生怕孩子摔着,这种心情我同样有过。
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的是一个安全不让他受伤的环境,而不是不让他跌倒,不让他自己去学会怎么走路。
跌倒,于孩子而言,同样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的一种体验,也许会疼,但是他也记住了腿需要抬高一点,或者往左一点,避免障碍物,不让自己轻易跌倒。
这样,孩子的眼睛和脑部控制身体才会越来越好,平衡能力越来越好,才会走的越来越好。
学步,就是这样一个在跌倒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摸索中掌握得更好的技能。外力的过多干涉,只会让孩子失去这种种宝贵的经验。
时候到了,他就会走了,切勿外力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