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放盐饭菜才有味道,孩子才有力气
今天,小编收到一位妈妈的抱怨,原来是孩子奶奶觉得孩子吃饭不香,非要在蛋羹里放盐、酱油这些调味品,说这样有味道了孩子也爱吃了。但是宝宝才刚八个月,吃了肯定对身体不好,说了很多次婆婆也不听,这位妈妈真是发愁。
相信这位宝妈的烦恼很多妈妈也遇到过吧,本想让长辈帮忙更好的照顾宝宝,但是毕竟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一些长辈用大人的口味来衡量孩子的味觉,认为宝宝不爱吃饭是因为没味道。事实却是宝宝的味觉习惯正处于发育中,比成人的要广,对调味品也比较敏感,稍加一点孩子就可以品尝到。过早的给宝宝吃盐和调味品,容易造成宝宝口味重,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所以,在宝宝1岁前,不建议给宝宝加盐。
本想锻炼孩子,结果吃得太脏了…
宝宝慢慢的长大,小手小脚也越来越有力气,许多事情都喜欢“亲历亲为”,自己动手吃饭的机会更是不会轻易放过。宝妈们想着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就为宝宝准备好餐具让宝宝自己吃,想象中应该是这样:
但是一转头却发现宝宝把自己吃成了个小花猫,餐桌、衣服都是饭菜和油渍。深深叹口气,又要收拾很久啦…妈妈心想下次一定不让宝宝自己吃了!
让小宝宝自己吃饭对于锻炼宝宝动手能力和促进大脑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刚开始时脏乱是不可避免的,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专用的餐椅、餐盘和围兜,在宝宝吃饭时戴上,既可以防止宝宝打翻饭菜,又可以避免弄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