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满的“冰花头”照片,引起了网友热议。
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说:
贫穷带过来的都是财富,前提是你要好好学习,不走歪路!我小时候比这个更惨,每年冬天,手、脚、耳朵全部冻烂,到了春天冻疮处痒的不得了,后来我读初中、高中、上大学,结婚生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胜在心态好,因为小时候受过苦日子,对待生活特别乐观!感觉很幸福。孩子,加油!
大部分网友都在心疼之余,鼓励他好好读书,去改变命运。
但是也有很多网友表示:
读书改变命运?别闹了。山村教育条件生活条件远比城市落后,再努力也很难考上大学,谈何改变命运。
我特别特别反感这种读书无用论。
是的,努力读书未必就能考上大学,更未必让人大富大贵,但是要想改善人生质量,这是最简单、最有效、概率最大的办法了。
有一个悖论,读书越多的人越知道读书好,越没怎么读过书的人越觉得读书无用。
于是境况越差越需要知识的人,往往反而放弃了这条捷径。
很多乡村学校的孩子不能坚持读书,一来是条件太差太辛苦,二来,是背后没有强大的信念在支撑。
像冰花男孩这样,每天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去上学,本来已经足够艰难,如果身边人再不断告诉他读书没用,他怎么可能坚持下来。
有个网友说,他去一个留守儿童特别多的初中调研,很多十几岁的男生抽烟喝酒打架,开口就是脏话,身边还跟着一群觉得他们特厉害的傻女孩,这些孩子根本不学习,还欺负好好学习的同学,上课不让回答问题,老师想管管不了,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更管不了。
很多跟帖的网友说,这不是个别现象,自己的家乡就是如此。
而这会不会是冰花男孩的宿命?
细思极恐。
我老家在内蒙古,天最冷时零下四十度。
记得小时候冬天上学放学,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我常常裹得像个球,还是到家就冻哭了。
初中时好不容易盼到寒假,我妈还要强制我去补习英语。同学们都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只有我每天在冰天雪地里来回穿梭冻成狗。
后来上高中,宿舍条件不好,也是特别冷特别苦。
高三那年有段时间我很懈怠,常常跟几个同学一起逃课。其中有个男生,我们彼此喜欢很久,窗户纸差点就捅破了。
有天我俩在走廊聊天,班主任路过看到,把我喊去了办公室。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次谈话,班主任说:你们可能有什么,也可能没有,我就是想给你提个醒儿,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读书这么苦,你苦了这么些年,到了最紧要的时候,你一次任性,很可能就嗖嗖地掉下来了,你之前吃的苦就前功尽弃了,这多对不起自己啊。
他说得挺平淡,但字字句句对我都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