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阶段是独立阅读期。
孩子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开始有自己明确的阅读爱好。
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个阶段一般出现在8-10岁。
当然,在这之前需要父母为孩子打好两个基础。
一个是理解能力。
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会比较突出。
小小鱼今年也开始接触钢琴。
老师说他的进度是班上比较快的,虽然是新生,可是理解能力好。
所以他学这些才艺也并不是很吃力。
这应该就得益于阅读的力量。
有一位妈妈曾说自己的孩子认识了很多字。
当时写下来孩子也认识,但一到了书上,你指出来他都不认识。
她觉得非常苦恼。
其实这是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没跟上。
他们单纯地在记忆背诵,而不是理解性的记忆。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会化为己用。
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巩固,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另外一个是表达能力。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去表达。
可以先从复述故事开始。
复述故事不是强迫孩子去背诵完完整整的故事。
而是看着图,说说这是什么。
就让孩子一幅图一幅图的看,然后慢慢连贯起来。
我有时要儿子给我复述,他说很难。
那我就不强迫他,而是让他自己看着图来给我讲,随便讲,而且允许加自己的想法。
结果他真的能讲出一个故事,只是很多时候被他改编了。
可这对他的想象力非常有帮助。
阅读又不是为了背诵。
当孩子有了这种输出能力。
就会发展出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做好了这两个准备后,还要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
比如图文各占一定比例的故事书、科普书、绘本都可以。
而纯文字的阅读就可以往后,这个不要急。
等孩子的能力达到之后,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去接触一点读深厚的书,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绘本阶段,比如类似《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的经典世界名著。
另外不要逼着孩子去读一些不感兴趣的书,也不要阻止他去阅读自己想读的书。有些妈妈看到孩子天天只读漫画,就逼着他去读文学书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给他一些故事性强的美绘图书,图片还是有很多,文字相对较少,给孩子一个过渡。
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的书,并且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增加其他图书的比例。慢慢地就将重心转移了。真正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孩子,阅读量一般都很大,而且几乎不挑食的。
当孩子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后,他们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边的信息,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的触角不断伸长,阅读的视野不断扩大。
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还没有让孩子的阅读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级或者大学,要想再去弥补,难免“先天缺陷”,无法治愈。
亲子阅读的路上,能最早陪孩子起步的那个人,肯定是爸爸妈妈。
而真正想让孩子走得更远,那就要尽早给他一个阅读的习惯。
请抓住这三个关键期,要相信,这个世界不会亏待爱读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