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陪孩子练琴时,因为孩子老是弹错,妈妈没忍住脾气,急得吼了起来,结果孩子的回应亮了: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PDF
“我觉得你还是温柔一点吧”
“但你老是弹错了怎么办?”
“老是弹错,你温柔的跟我说呀:宝宝你弹错了也没有关系。”
视频中,孩子可怜兮兮地“劝导”妈妈要温柔点,看到孩子这楚楚可怜的样子,妈妈的内心翻腾着愧疚、后悔、自责……
无独有偶,一位爸爸正在辅导儿子写作业,眼看着马上就要失去耐心,儿子小心翼翼地提醒爸爸:
“爸爸,你别吼我了,宝贝会写,会写。”
“哇,给爸爸鼓掌……”
讨好的眼神,令人心疼。
这是很多孩子在被吼之后真实的表现,带着深深的恐惧感,小心翼翼地讨好着父母。
当孩子没能让我们满意时,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几乎成为父母每天的习惯。
一位家长开玩笑地说:“吼娃两败俱伤,不吼憋出内伤”。
然而,在孩子成长之路,我们真的只能靠吼才能让他们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