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条视频,内容是这样的:
6月1日起家里有儿童的一定要知道以下八条法律知识,
看完都爽了、笑了。
1、三胎政策放开,想给孩子要个弟弟妹妹做个伴儿的,可以大胆备孕了。
2、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户口可以落在女方处,也可以落在男方处。
3、私生子也能上户口,而且同婚生子一样也有继承。
4、想给孩子改姓需要父母都同意到派出所书面申请。
5、熊孩子给主播打赏,父母可联系平台客服申诉追回。
6、孩子玩游戏充值几千上万,父母可证明是孩子操作,也能引起游戏官方退回充值。
7、“双减”入法,禁止学科类的课外辅导,想给孩子辅导课程的,可以上两个免费的学习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8、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有九项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失费。
看到这些,的确家有儿童的都爽了,有的会情不自禁地笑了。
有了这些法律知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利益不受损害,特别是第5条和第6条。
作为父母要了解和明白未成人的权益保护的基础知识,学习、熟知《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为保护孩子合法权利奠定基础。
不然,孩子的权利受到损害却不知道怎么维权。
那么,作为老师和家长除了自身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外,还要把相关的法律知识告诉孩子,使孩子从小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侵害。
1、法律的重要性
要告诉孩子法律的作用:
(1)学习法律知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学习法律可以对未成年人起到保护作用,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
(3)学习法律当自身遇到不法侵害或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提起法律诉讼,追回损失。
2、要孩子牢记的几个报警电话:匪警110、火警119、交通事故122、急救中心120。
3、熟悉保护好自己的六种有效做法:
(1)上下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放学早回家;
(2)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食品;
(3)不跟陌生人出去;
(4)不给陌生人开门;
(5)牢记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6)遇到困难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求助;
(7)避免误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应保持镇静,并积极想办法寻求帮助。
4、告诉孩子杜绝不良行为:
⑴旷课、夜不归宿;
⑵携带管制刀具;
⑶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⑷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⑹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⑺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⑻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⑼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全方位保护孩子安全百科100课音频
总之,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作为学校和家庭既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又要防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法侵害行为,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