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我的一位北京学员反馈,让孩子承担后果,收获还不错。
原因很简单,学员上厕所的时候,看到初二的孩子12点多没睡觉,还在玩手机。结合最近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成绩滑坡。她说这样的状态,去学校也不可能听进去,毫无意义,干脆给孩子请假,让孩子体验生活,承担后果。
她让孩子睡了个自然醒,醒来之后让爸爸带着孩子捡瓶子去。
02
智慧的父母,敢于让孩子做这件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付出代价。
分析承担后果能够获得哪些收获:
学员的收获:她有一个判断力,基于对孩子自身的了解,采取啥样的后果更合适,不会伤害孩子。她也很爱孩子,否则也不会让孩子睡到自然醒。
这位学员是勇敢的,立场坚定,没有摇摆,孩子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这是让孩子负责。学员也获得了力量感,逐渐收回自己的力量。
孩子的收获:犯错是可以的,做不到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要为错误付出代价。我们养育孩子什么代价也不让孩子付出,天天就是享受,那么孩子哪有动力去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孩子赋能的。妈妈看到你不怕丢面子,去捡瓶子了,你接受了这个后果,我们一定要反馈并赋能给孩子,妈妈看到你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孩子,你真棒。这是第一个赋能。
妈妈看到了你捡了半天,不怕辛苦,还知道把这些废品换了钱,买了馒头,妈妈看到你的生存能力。你也要看到自己这份能力。这是第二个赋能。
孩子回到家,我们要问孩子这一天的体验生活经历,有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心得。
虽然不用付出脑力劳动也是白捡,但是忙活一天也只是5元。
问孩子学习和在外边辛苦劳动,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你是愿意吃香喝辣,好好学习,还是过这种风吹日晒的生活,让孩子去做出选择,孩子自己说出的,自己决定,这是孩子经过思考的,比父母天天要求建议强很多。
如果孩子选择学习更好,这件事可以继续往下聊,学习卡在什么地方了,你有什么梦想,你有什么规划,你需要妈妈提供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妈妈怎样帮助你?
给孩子抛出一个个问题,让孩子做决定,做选择,这是孩子应该有的力量,而不是消耗在和老师对抗,和父母对抗里。
爸爸的收获:管孩子学习确实不容易,提高成绩不容易,但是和孩子闲聊是容易的,难得父女俩有独处时光,不谈学习,就闲聊,边检边聊,可以听孩子分享趣事,分享烦恼,也可以让孩子吐槽老师同学。
爸爸也可以分享自己青春期各种经历,那么你就和孩子联结上了,关系亲了,站在一起了,那么就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了。这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建立关系。
爸爸和孩子搞好关系,就能够解放妈妈,在家庭关系中得到一个平衡,爸爸有价值感,妈妈也感到有支撑,有力量,这就是双赢。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斗智斗勇,孩子也是在不断试探下,获得更多力量,让父母力量越来越弱,甚至失控。养育孩子啥后果,也不敢让孩子承担,那么孩子只会得寸进尺,也容易迷失自我。
我们允许孩子犯错,孩子也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同时也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