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的成长始于叛逆,父母的幸福始于理解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所以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要知道,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庭。

所以,在这特殊的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会感到烦恼无穷,因为孩子大了,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这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甚至顶撞父母,做种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事。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经常感到又气又恨。

在这个阶段来临之前,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因为时代在变化,孩子在成长,他们的叛逆始终是有根源的。而关心和理解则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回答“怎么办”的开始。

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彻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才能面对所谓的叛逆。因为“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

我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

她告诉我,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她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

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她从不会不经思索地拒绝。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会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做一回事”的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他明了大人的看法。

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会用“我希望……”或“我建议……”这样的话,至少要在形式上给她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间,让她有学习、思考、省悟的空间。而不是生硬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位母亲实际上是在施行一种前卫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被尊重的感觉,除非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自愿充当小孩。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表示永远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孩子犯了严重错误之后,更是会给予改正的机会,对其改正的态度始终给予肯定与支持。

在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中,我们必须真正以一个人的态度来对待作为另一个人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许不符合我们心目中的成熟条件,但并不能说是由于孩子不听话所造成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

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待着。”

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好啊!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谁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离开,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

原因是,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没有意思,不如早些搬出去。

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见,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

但是要了解这一点,就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也只有暂时脱开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也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其实,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正如前面例子中所显示的,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

有时,一个关心的问候,一句温暖的话语,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受到约束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和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

不幸的是,许多父母总是奢望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经常使用绝对的压制手段,其结果不只引起了孩子叛逆,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自己对他的影响力也拱手让人,造成其他的不良影响有机可乘。

于是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不理解中渐行渐远了。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谁叛逆了谁,只是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悄悄“离开”我们而已。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1 2
赞(3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的成长始于叛逆,父母的幸福始于理解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