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自己开始每天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发现以前儿子身上的一些问题慢慢都消失了。
而在其他人的眼里,我知道那些问题肯定存在。因为孩子是慢慢改变的,而学习中的父母改变更大一些。
我能看到他一天天地变化,给他鼓励。
爬山的路上,我鼓励他不要放弃;发脾气的时候,我努力包容理解,引导他调整情绪。
很多妈妈会说孩子脾气大,不管孩子的年龄大小,都是会有脾气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总是会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甜甜地叫着你。
我们人类相比其他动物的一种优越性就是有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身体强度和力度还不如很多动物呢。
所以,我们要接受孩子发脾气,就好像接受自己的情绪一样。
就好像接受阴晴雨雪那样自然。
情绪不能压抑,压抑着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心灵,长期地压抑会形成扭曲的人格。
在陪伴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孩子为何会发脾气,我相信你真的用心观察了孩子,你是一个敏感而努力的父母,就一定不会让孩子总是不高兴,也不会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吵闹不休。
比如儿子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想去楼下,有时老人就叫他下去,甚至叫上很多遍都没用,反而让他生气的大叫。
我知道他在忙自己的事,要么是在看一本书,或者在拼一个玩具,或者是在画画,甚至他只是想在地板上多坐一会。
那就给他一个时间,告诉他,“宝贝,还过5分钟我们下楼,你先准备好。”
这个时候他就会很配合了。
为什么孩子总是脾气很大,总是不高兴?
就是因为父母不懂他。
来试着想一下,你在公司,本来打算完成自己计划中或者正在忙的事,上司就对你呼来唤去地做其他事,你会很高兴?
真的不是怕丢了差事才勉强高兴吗?
如果没有陪伴,孩子那小小的心,就如同一座迷宫,你永远无法走进去,在其中迷失而已。
有一个妈妈前段时间在群内说自己真的悔恨了。因为被人骗去做了半年的化妆品代理,孩子就给婆婆带着,自己没有去管。
结果孩子半年下来像换了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要奶奶做,任何人都不能说他,一说就哭鼻子,在家里是小公主,去外边就是最自卑的那个,晚上也不跟自己睡,绘本故事也不读了。
她说有好几次,女儿拿着书来到正看手机的自己面前:
“妈妈讲故事”
“妈妈没时间”
“妈妈我要听故事。”
“你没看到我忙啊,我每天这么忙不就是为了你好啊。”情绪一下子失控了,把自己囤货被宰的委屈和压力都朝着小小的孩子发泄了。
结果孩子当场就被吓哭了。
之后从来没有提过要看书,也不敢来烦这个火山妈妈了。
父母其实是可以教训孩子的,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
但是孩子能接受犯规后的处罚,没有理由接受父母的情绪发泄。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给你做出气筒的。
所以在深思之后,她忍痛切割掉那些所谓的事业,开始重新拥抱眼前的孩子。
毕竟,时间不等人,孩子长得那么快,而父母反而成长地太慢。
很多人还没有明白做父母是怎么一回事,孩子就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