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孩子是场修行,朱朱妈也是当妈后,才真正懂得什么叫“熬日子”。
看着怀里的小人儿一天天长大,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就连明星章子怡都曾在网上感叹“真的好想睡一个懒觉啊”,这句话瞬间戳中了无数妈妈的心窝。
“孩子大了就好带了”?这话听听就好!
老一辈总安慰说“孩子大了就好带了”。可现实是,熬过了三个月盼着会翻身,熬过了六个月盼着能坐稳,结果会爬了更累人;想着会走路就轻松了,没想到叛逆期更让人心累……
育儿就像闯关游戏,关关难过,而且一关更比一关难!
1. 头一个月:初生的挑战
刚出生的小宝宝,胃容量很小(约樱桃大小),一两个小时就得喂一次。
夜里频繁起来喂奶、换尿布是家常便饭,能连续睡两小时都是奢望。累得眼皮打架,却不敢合眼,生怕孩子吐奶或者呛着。
黄疸、体重下降等常见状况,都能让新手爸妈手忙脚乱,提心吊胆。
2. 第二个月:哭闹与无眠
宝宝突然变得特别爱哭,声音又大又急。
这是因为他们开始能感知光线、声音等外界刺激,却不知如何应对,容易受惊烦躁。
小肚子也不争气,动不动就溢奶、胀气,扭来扭去哭个不停,爸妈得不停地拍嗝、抱着哄。
再加上睡眠模式在调整,常常是白天睡不醒,晚上不肯睡。大人整夜抱着溜达,胳膊酸麻也不敢放。
3. 三—六个月:高需求与健康挑战
这时期宝宝对妈妈的依赖达到顶峰,一眼看不见就哭得撕心裂肺。
6月龄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减少,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容易感冒发烧。
开始添加辅食,得小心翼翼盯着会不会过敏、拉肚子,喂一顿饭可能得折腾半小时。
睡觉必须妈妈陪着,妈妈连上个厕所都得一路小跑回来。
4. 六个月后:探索与新的睡眠难题
小家伙学会爬了,好奇心爆棚,满屋子爬个不停。
危险无处不在:饮水机、电饭锅、小物件……爸妈得眼疾手快,精神时刻紧绷。
好不容易熬过一段安稳觉,长牙期又来了。牙龈肿痛让宝宝夜里频繁哭醒找奶喝,妈妈的睡眠再次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做辅食也更费心思,变着花样做,娃可能一口不吃,或者糊得满脸满身都是。
5. 一岁左右:学步与粘人升级
宝宝摇摇晃晃开始学走路了,磕磕碰碰成了日常。爸妈弯着腰护着走几圈,老腰都要断了,娃却精力旺盛不肯停。
分离焦虑也更严重了。妈妈做饭时,宝宝能抱着腿哭得像生离死别,连做顿简单的饭都困难重重。
6. 两岁:自我意识的爆发
传说中的“可怕的两岁”来了!小家伙突然变得特别有主见(或者说特别执拗)。
你说该吃饭了,他大喊“不要”还把勺子扔了;你让收拾玩具,他偏要撒一地然后看着你笑。 情绪起伏大,前一秒还高高兴兴玩积木,后一秒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躺地上打滚哭嚎,怎么哄都没用。
还特别喜欢挑战你的底线,反复去碰危险的东西,说一百遍也不听,强行抱开就引发更大规模的哭闹。
其实,带娃的崩溃瞬间,哪个父母没经历过?
● 头几个月肠绞痛发作,宝宝蜷缩着哭得小脸通红,爸妈抱着踱步几小时都没用,心疼又无助。
● 夜里睡不安稳,盗汗、惊醒大哭,担心是不是缺钙,跑医院检查结果可能又不是,更添焦虑。
● 过敏宝宝更难带,湿疹痒得宝宝不停抓挠哭闹,睡不好觉,妈妈的黑眼圈深得像化了烟熏妆。(朱朱妈两个孩子都是敏宝🥹)
● 生病前的潜伏期最折磨人,宝宝莫名烦躁,等真的发烧咳嗽了才知道原因,护理起来更是加倍辛苦。
朱朱妈的小唠叨:
带娃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你正处在哪个阶段呢?
是夜奶无数、困到灵魂出窍的前三个月?还是弯着腰护着小家伙学走路累到直不起身?那些数着星星盼天亮的夜晚,是不是也让你对着天花板叹气:这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养育孩子的路,从来不是越走越轻松,而是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但看着孩子一点点成长,解锁新技能,那份喜悦和成就感,就是我们第二天继续微笑迎接挑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