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来说,最容易想到的问题就是,住在山里,生活怎么办?
梭罗经过实践之后,给了我们答案。
他想通过一种诚实的惬意的方式赚到10块钱,以应对生活额外的开销,于是就在房子附近种植了两英亩半的蚕豆、土豆、玉米、豌豆和萝卜。
还去找了一片地种植松树和山核桃。
第一年,减去各种开销,梭罗挣到了8.72块钱,第二年,他把所有土地翻了一遍,收成更好,收入更多。
梭罗还计算了他吃了多少东西,八个月的时间,他吃了8.74块钱的食物。
总而言之,梭罗发现,他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赚到了一栋永远属于自己的屋子。
十九世纪的美国,梭罗的周边,是一群对金钱和物质孜孜以求的人,人们想通过积累更多的物质来获得生活的自由,但梭罗说:
在物质当中,没有真正的自由。
有些人为了让人看得起,为了所谓“平等”,拼命赚钱,因为只有和有钱的人一样有钱,生活才能平等,否则心里就觉得低人一等,但梭罗说:
在物质当中,永远找不到平等。
在物质的世界里,有多,就必然有少;有富,就必然有穷;有好,就自然不好;有时尚,就自然会产生过时。
比来比去,总会有个高低贵贱。
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总有比你好的,也有比你差的,在物质上,人生无常,且为物质所役。
而那些内心自由的人,即便物质生活贫乏一点,但他们始终是自己生活的帝王。
复杂的,其实不是生活,而是内心,艰难的,也并非人生,而是我们心里生出的那个关于生活的相。
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到底需要什么呢?
梭罗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人所必需的东西,其实很少,“在现有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必需品是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并且这每一种物质都完全可以用一些更简单和直接的方式获得。”
衣食住行,热时宽衣,冬天烧火,就是生活。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那么艰难呢?
答案是因为欲望、虚荣和恐惧,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拥有琳琅满目的物品,拥有形形色色的人群,看着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于是,车、房、美食、旅行,都成了“标配”,成了某种生活的代名词。
当然,这些也是需要的,但是在需要里面,其实就含有人的许多贪婪、虚荣以及恐惧。
因为贪婪,便想要更多。
因为虚荣,便想站得很高。
因为恐惧,便想通过获取物质来摆脱对生活的恐惧。
最近在山里租了一个房子,想看看别人的院子都是怎么装修的,网上一搜,发现一大堆在山里生活的人发的视频,奇怪的是,这些原本平平无奇的生活视频,竟然会有那么多人观看。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很多人都和曾经的我一样,在城市里生活觉得很累,但是去山里又不够勇敢,担心这担心那的,于是看着别人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总是心生羡慕。
幸好,我如今有了这样的勇气,于是我也得出某些和梭罗相似的结论,只要内心简单了,生活真的并不复杂,在山里生活,安静舒适,虽然劳作辛苦,远没有城里的生活那么浮躁和昂贵,而且,也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只是有句话说,自由不难,关键是你敢不敢自由,放不放弃得了自由时需要放弃的东西。
梭罗说:“与我们的自我认知相比较,公众舆论只不过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
外界的舆论过于强大,还是暴君,因此自由有时候需要有对抗暴君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