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观念
我跟珺珺妈互动的时候,还试图了解更多信息,于是我便询问她,孩子时间管理意识怎么样?珺珺妈说,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观念,总觉得时间是永远花不完的。做作业时三分钟热度,一会儿抄抄词语,一会儿做几道数学题,变来变去,想到哪儿做到哪儿,好像根本不会安排时间……
其实,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是特全面,没有时间观念,也不会时间管理,对学习和娱乐的界限分不清楚,不明白做事的先后顺序,心神不定,磨磨蹭蹭。
想减少磨蹭,就要从时间管理着手:
1.引导孩子找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
如果孩子觉得晚上写作文的时候,思路最清晰,速度更快,那么就鼓励孩子进行夜间写作;如果孩子觉得早上背诵数学公式的时候,最有灵感,那么就支持他吧;如果孩子觉得下午用来整理英语语法知识点的时候,效率最高,那么就相信他吧。
专注并不意味着孩子能在所有的学习时间里,像陀螺一样告诉运转大脑,不停歇的进行学习。孩子也会有犯困,需要休息的时候,但很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找出,什么时候他的学习效率最高,然后鼓励他充分利用。
2.大致确定一天中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卡会帮助孩子减少磨蹭。家长可给孩子准备个小本子,用来规划和记录一天、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活动。
孩子将脑海中思考的学习任务,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他们会看得更清楚,对自己每天要做的事会更有目标感。鼓励孩子,完成一项,及时标注。像家庭作业和错题归纳等学习任务要监督孩子做到位、做扎实。
3.速度测定法让孩子感受“我可以快”。
家长可以帮孩子记录一个单位时间里(比如半个小时或一刻钟),孩子能完成几道数学题目,背会几个英语单词或默写几个语文词语等,然后按这样的速度,来估算下孩子想完成所有作业,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速度测定法,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原来可以很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信心明显提升。
4.分解任务,强调多器官协调运作。
孩子的功课涉及好几个学科。家长要告知孩子分解任务和目标管理的必要。先从哪门功课开始做,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要结合孩子当下的学习状态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因素来判断。
需要深度思考的作业,在思维清晰的状态下最先开始完成;像抄写词语等难度较小的作业,就可以随后再做。此外,每门课程新学的知识点,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孩子也要有所知晓。
5.还有一个小窍门,讲的是多器官的协调运作。比如,看书的时候,手上也勤快些,边看边做学习笔记,或边看边大声朗读出来等。多种器官同时投入同一学习活动,给大脑皮层以更多强烈刺激,减少磨蹭,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