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任孩子
有很多父母都习惯带着质疑的态度去看孩子。
看到家里少了东西,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弄丢了;看到孩子难得考好一次,就怀疑是否作弊;看到孩子没精神:“你昨晚又偷偷打游戏了吧?”
几句简单的质疑,让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彻底崩塌。
有个年轻的朋友,很难和父母亲近起来,从来不会聊心里话,他认为父母是无法沟通的。
小时候在外面和人打架,老师打电话到家里来,爸爸妈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揍了一顿,他委屈地辩解:“是人家先动手的!”
妈妈冷冰冰地道:“为什么人家不打别人,光打你?“
这句话深深地伤了他的心,从此以后,他便鲜少去和父母解释什么事情。
这种不相信,不仅伤害了亲子关系,更给孩子的成长设了限,他们遇到事情后,认为即使告诉父母,他们也不会和自己站在一起,孩子早早地对父母关闭了心门。
信任是双向的,孩子对父母失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否定和怀疑太多了,犯了错,父母永远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这就是失望的开始。
而当家长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孩子有一颗向善向好的心和自我负责的能力,给他鼓励和肯定,孩子会更有力量做出改变。
强迫分享
有位朋友曾经不顾女儿的反对,把她的一只玩偶送给了来做客的亲戚家小孩,慷慨道:“拿去玩,没事,她玩具多!”
这件事让女儿伤心好几天。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即使是青春期的孩子,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把他珍藏的手办、玩偶送给其他孩子,也会引发亲子危机。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初中生攒了好久零花钱买的手办,却被父母偷偷地送人了。孩子以牙还牙,将父亲一直珍藏的好酒给倒了好几瓶。
强迫孩子分享之后,亲子之间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裂痕。
分享的本质在于自愿和愉快。
我们日常可以多鼓励孩子分享,这个决定权在孩子,而不在大人手上,尊重他自由使用自己物品的权利,不要仅仅因为面子或怕尴尬而随意处置孩子的东西,忽略他的感受。
在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时,勇敢一点告诉别人:“不好意思,他不同意。”
这是给孩子的尊重,父母最终收获的也是孩子对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