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导读:“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古训讲的是最起码的道理。”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出生后,就在家庭中生活,父母是他们“第一代”老师,所以,起到关键作用。但有些父母,就喜欢用嘴说,却不知道行动,还认为自己是“言传身教”,其实呢,只“言”,却忽视了“行”。

带娃在广场溜达,遇到王敏也带着孩子出来玩,她满腹愁容,看起来特别不开心。我本着一颗“学习”(八卦)的心,关心的问她咋回事?王敏说,现在孩子太难带了,晚上回到家,也不写作业,就闹着玩手机。玩15分钟,让他写作业吧,他也不写,磨磨唧唧半小时过去了。每天晚上写作业都要到十点多,睡觉都11点了,第二天又赖床,真愁人!

我问王敏,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在干什么?王敏说,收拾下家务,就坐在他旁边,刷手机啊!我还能干啥?

听到这里,我大概知道了,为啥孩子总要闹着玩手机了。因为妈妈就在旁边刷手机,孩子也想要!虽然妈妈一直说,让他写作业,但却自己抱着手机刷,孩子的眼光,自然被吸引过去了,也就不想写作业了。【儿童睡前故事】珍藏版30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

我跟王敏说,你试试,下次不用跟孩子说那么多,他放学你就坐在他旁边看书,或者写写字,修身养性,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再次遇到王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她拉着我的手说,这招真管用,就是还得叨叨孩子几遍,基本上就能写作业了,晚上9点就能上床睡觉了,真好使啊!

我跟王敏说,其实,教育孩子没那么难,说是“言传身教”,其实很多家长就做到了“言”,也就是跟孩子说,要学习,要写作业,而“行”,却被忽视了。

王敏说,确实,以前总唠叨孩子,要这样,要那样,却没检讨过,自己的行为模式。其实,自己没做到,总希望孩子做到,是不对的想法。

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说的是,管理者要行“不言之教”,就是教导下属时,不用很多语言教导,而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好的行为去影响下属。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嘴上说的要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在一旁刷手机,你不以身作则,孩子永远也教不好。

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就占了三人。一门三豪杰,多少人都羡慕。他们父母的教育方法,也被人津津乐道。

《三字经》中记载,苏家对的孩子年幼很顽皮,跟普通人家孩子一样,尤其是苏洵,年轻时不爱读书,四处游历还不服管教。周围人都劝他的父亲,管管孩子吧!但父亲苏序却说,不用担心。

后来在苏轼出生那年,27岁的苏洵,才决定开始用功读书了。但也已经晚了,苏洵感觉很后悔,所以对自己的孩子教育很上心。为了让苏轼、苏辙能用功读书,他苦口婆心,却没什么作用。

后来,苏洵开始抱着一本书,在孩子们玩耍的地方看,等俩兄弟一靠近,他就把书藏起来,不给他们看。兄弟俩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后来就趁着父亲不在的时候,偷偷拿书看,很快就被吸引了。读书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后来,三个人都成了著名的大文豪。

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一万句“好好学习”,都不如自己捧着一本书,来的更实际!

刷到一条视频,是妈妈记录爸爸如何“言传身教”的,当孩子不小心把热巧撒在爸爸包上,爸爸说“擦擦就好了”;当妈妈弄脏了爸爸刚洗好的沙发垫,爸爸说“洗洗就好了”;当妈妈不小心把孩子的零食弄撒了,孩子马上说“没关系,妈妈,你手没事儿吧?”这就是真正的言传身教,行动在先,语言在后。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谭旭东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在行为和语言上,是孩子的榜样。

他说:“做父母,既然生下了孩子,就得养育孩子,就得教育孩子。”

诚然,很多父母都有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教育方式上,却总是不得法,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根据谭教授的建议,我总结了如下几点,是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应该重视起来的:

1、营造家庭文化环境,起码要有书,有条件的置办书架;

2、文明说话,少说或者不说脏话、痞话,给孩子一个好的语言修养;

3、作息有规律,不睡懒觉;

4、做事情有条理,讲诚信;

5、穿着自然得体,讲卫生;

6、爱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这六条,基本都是从规范行为上展开的,没有一个是告诉父母,如何用语言征服你的孩子。所以,“身教”大于“言传”,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行动者,而孩子是参与者、接受者,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影响他,比你每天碎碎念要管用的多!

赞(37)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