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一个家庭最消耗孩子的,竟然是这些小事!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小张不怎么爱和人打招呼。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的生人。

对于这一点,我其实没觉得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我自己就是个I人。

小时候,有生人来我家,我也会觉得很不舒适、觉得尴尬。

我不会打招呼,甚至会跑到房间里把门关上。

我父母在这点上对我也很宽容,不会过多责备。

有时候还会帮我打圆场。

我长大后也问过我爸妈,当时怎么从来没有呵斥过我。

他们说:

也觉得我不给面子不太好。

但毕竟是有外人来我们家,为什么要让我女儿去适应他们。

也没打人骂人,只是不喜欢不欢迎,没什么大不了。

可能正是因为曾经得到过父母的这份理解。

所以,我现在也很理解小张,从不强迫他见人就打招呼。

但老张是一个很讲究这些的人。

他是在饭桌上站起来起一段话,给所有人端茶倒水,欢迎大家、送到门口的那种人。

所以,他对小张的要求就是,离八丈远就得打招呼,来了人就要特热情。

但小张天生就不是这样的性格,他和我有点像,大概率也是个I人。

让一个I人见人就非常热络地打招呼、说笑、海聊。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太太难了。

但老张不理解,他曾经因为这件事特别愤怒、抓狂以及暴躁过。

甚至说我这样不管,就是慈母多败儿、没规矩!

我和老张摆事实,讲道理。

我说,小张虽然在生人面前有点放不开,包括出国去旅行的时候,也是一个和不熟悉的人没什么话,甚至你跟他说话他都没有特别多反馈的人。

但是他会主动地帮看起来弱弱的姐姐拎箱子、拿行李,也会在我懒得动的时候陪着一个英语不是很好的姐姐去换衣服。

还帮她背着大袋子。

爱不爱打招呼、合不合群这个问题和性格有关。

并不能说爱打招呼就是性格好,不爱打招呼就是性格坏。

只是不同人,性格不同而已。

性格很难改变,非要硬掰的话,会让孩子很痛苦。

老张对我说的这些,虽然还是不太理解。

但他也慢慢接受了。

当然,私下里聊天的时候,我也会和小张说,嘴甜会来事儿招人喜欢,你如果做不到,恐怕就要付出更多、让自己有本事。

其实,不强迫小张打招呼,除了因为觉得这是天生的性格以外。我觉得这本身不是什么大事。

既然是小事,就没必要在这上面过度消耗孩子。

因为生活中类似的小事太多了,如果都和孩子上纲上线的话。

孩子就活得太累了。

小事上太计较,

会过多消耗孩子的能量

我记得之前在一个节目里,看过陶虹分享她和女儿的一件事。

有一次,她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

陶虹的第一反应是吼女儿:“你怎么回事儿?”

女儿当时被吓了一哆嗦,用非常恐惧的眼神看着她,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她看到女儿这个表情,才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反应过度了。

所以,之后再遇到女儿打翻牛奶这种事,陶虹没再批评过孩子,而是过去把无助的孩子抱起来。

其实类似的场景,每家可能都发生过。

但是,不同家庭对待这种事情的态度可能会特别不一样。

我记得,一个朋友曾和我说过。

她妈妈从小对她的要求特别多。

吃饭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妈妈责怪她不利落;

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妈妈大声吼她为什么不看路;

见人不打招呼,妈妈说她没教养,成不了大气候;

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和碗,更是仿佛天都塌下来了。

总之就是衣服没穿好会被说,水杯放错地方、门没关好也会被说。

她说她感觉自己一天到晚,总在犯错。

每一天的生活都如履薄冰,神经总是紧绷的。

生怕一不小心哪里做得不对,又惹怒了妈妈。

长大以后,妈妈也经常叨叨她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

所以,她和妈妈在一起,总会感到很紧张。

而且因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导致她工作以后,做事也畏首畏尾。

前怕狼后怕虎,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了领导和同事。

她性格也特别敏感,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失眠焦虑。

精神内耗非常严重

听完她的故事,我真的有点心疼这个瘦瘦的姑娘。

但也感觉很难帮到她。

几十年的成长烙印,恐怕不是简单几句话或者几件事就能改变的。

只能多给她一些温暖和鼓励。

所以,在我自己成为妈妈以后。

我也不断提醒自己,别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太消耗孩子。

我记得以前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

学过这样一种理论。

我们的情绪,就相当于大脑的报警器,当这个报警器拉响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立即出现相应的反应。

比如当人感到恐惧、焦虑、害怕时,身体就会出现紧绷、颤抖甚至胃疼。

如果孩子常常感到害怕,就相当于不停在大脑里拉警报。

时间长了,就会让大脑皮层这个部分过分活跃。

导致孩子时刻处于警备状态。

长大以后就会特别胆小或者异常敏感。

就像我前面说到的那位朋友一样。

这样看来,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责骂孩子。

坏处还真不少。

比如让孩子太过敏感和焦虑,

常常自我内耗;

过分在意小事和细节,遇见大事时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

害怕承担责任。

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小事上太消耗孩子,就容易让孩子丧失了向上的精气神和动力。

当然,也不是说,孩子做什么都不能管。

而是说,事情有大小,在一些小事上别太苛责孩子,但在一些大事上,咱也不能惯着孩子,或者糊弄孩子。

小事别计较,大事别糊涂

小张3岁多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那天,本来上幼儿园很积极的他,突然和我说不想去了。

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事出有妖必有因。

仔细询问一下,才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白天的时候,小朋友们打闹,把一个柜子撞到,差点砸到他身上。

幸亏老师发现得及时,从中挡了一下。

所以并没有把他砸疼,但是让他很害怕,不想去上学了。

听他说完以后,我觉得我得找老师沟通一下。

老张觉得没必要,孩子也没伤着,别让老师觉得咱们小题大做,到时候再给孩子穿小鞋。

我说事情不能这样讲。

一方面,孩子毕竟年龄小,事情描述不清楚。

另一方面,我要和老师确认一下,危险是否排除,别下次柜子再倒了伤到别的小朋友就不好了。

再有,我和小张说过,但凡让他感到特别害怕或特别难过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我一定会和他一起解决,我不能糊弄孩子。

所以,我还是给老师打了电话。

老师也很礼貌客气,还一再道歉,说柜子已经挪走,之前是他们忽视了这个风险。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小张也安心地去了幼儿园。

可能,有人和老张一样,觉得我有点小题大做。

但在我眼里,能让孩子保持和我良好的沟通。

遇到什么事儿,愿意和我说,特别重要。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小事儿,而是很重要的大事儿。

既然是大事,我就不能随便敷衍孩子。

而是要让他感觉到,我和他是站在一起的。

妈妈是他值得信任的人。

当然,每个人对“大事”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

在我这里。

孩子能和我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学校不霸凌别人

也不被别人霸凌

保持身心的健康

就是最重要的大事儿。

如果在这些基础上,还能学习好或者特长很长,那就是锦上添花。

如果达不到,那就尽力就好。

养孩子这件事,足够复杂,也足够琐碎。

但如果咱能做到,小事别计较,大事别糊涂。

可能我们和孩子都能活得更简单、松弛一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一个家庭最消耗孩子的,竟然是这些小事!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