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好的父母,有2种功能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前几天,我看了《叫我第一名》(豆瓣8.7),过程很有感触。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

影片男主角BoBo,患有先天性的妥瑞症

这是一种罕见的痉挛疾病,发作时会导致他总是不可控地扭动脖子和发生怪声。

为此,他从小不被周围人接纳,备受嘲笑、疏离和排斥。

但他依然克服重重障碍,保持自信和乐观,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父母、老师必看的教育类电影,它生动地诠释了:

什么样的教育,能养出不自卑的孩子?

这个过程,离不开孩子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和教育者发挥的2种功能:

镜映功能

BoBo在6岁左右开始发病,伴随着不由自主的脖子痉挛和怪异叫声。

当时妥瑞症是一种罕见的脑神经疾病,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纷纷误解BoBo:

学校老师批评他故意捣乱课堂,惩罚他;

身边同学纷纷嘲笑他,骂他是“怪胎”;

甚至连父亲也认为他在故意搞破坏,严厉斥责他……

在被众人误解、排斥的处境下,唯有母亲一直坚定不移地陪伴他,信任他。

BoBo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回,他在课堂上发作,发出一连串怪异的叫声。

老师生气极了,将他投诉到了校长办公室,并喊来BoBo的母亲进行谈话。

当时BoBo坐在板凳上,一边委屈落泪,一边怯生生地解释:

“我控制不了自己”。

校长听到后,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你这是在为你的不端行为找借口!”

但BoBo的母亲却坚决站了起来,跟校长对峙:

“万一他说的是实话呢?”

随后母亲去图书馆借来医学书籍研究查证,终于确认BoBo患上了妥瑞症。

这份来自母亲的真实看见和无条件信任,照见了BoBo原本的样子,还原了他的真实情况,为其正名。

这就是我想讲的在孩子成长中,养育者发挥的第1个功能:镜映功能。

指在孩子成长中,养育者像镜子一样照见孩子的样子,听见孩子的声音,

从而令孩子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被看见了/被听见了,我很重要。

如果没有来自母亲的镜映,BoBo很有可能会在众人的误解与排斥中陷入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是个“怪胎”、“坏孩子”;

但有了母亲的镜映,他终于获得了确认:“我不是故意捣蛋的‘坏孩子’,我只是生病了,控制不了自己。”

后来母亲还带BoBo去参加妥瑞症患者互助团体,通过跟团体的伙伴相互交流、鼓励,BoBo逐渐获得了面对现实、自我接纳的勇气。

面对他人对自己怪诞行为的误解,他不再恐惧或退缩,开始如实解释自己自己是一名妥瑞症患者,无法自控。

即便解释过后依然可能遭到嫌弃,他也不会因此产生自我怀疑:

“我没有错,错的是你们对残疾人的排斥与不接纳。”

也就是说,

不管外界用什么异样眼光看待他,他都始终坚信自己是好的——

这就是母亲镜映对孩子存在价值的确认,也是支撑BoBo在曲折道路上前行的动力来源。

理想化功能

在成长中获得养育者爱的镜映,孩子会收获自信的底气;

但至于未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还需要一个榜样的指引。

在家庭中,如果父亲足够有力量,孩子往往会将父亲视为自己的榜样,进行效仿。

遗憾的是,BoBo的父亲却没有力量与担当——

面对BoBo发出怪叫声,父亲非常恼火,常常严厉斥责、惩罚BoBo;

后来因承受不住压力,父亲选择了跟BoBo母亲离婚,离BoBo而去。

在小学期间,由于屡屡遭受老师、同学的误解和排斥,BoBo曾一度抗拒上学,害怕面对人群。

刚上初中时,BoBo由于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叫声,再一次被老师叫到校长办公室。

当时BoBo已经做好了被批评教育的准备,然而令他惊讶的是——

校长丝毫没有指责他,而是问了他一个问题:“学校是干嘛的?”

BoBo一时语塞。

校长紧接着给出了答案:“要教育学生,用知识打败无知,不是吗?”

随后,校长邀请BoBo一起观看下午的交响乐团演出。

这令BoBo既意外又惶恐——

要知道,过去由于不可控的怪叫声,他是被禁止进入图书馆、禁止观看乐团演出的。

但校长却非常笃定地看着他:“我希望你去观看演出。”

观看演出的过程中,BoBo不可控的怪叫声,令在场的师生纷纷蹙眉。

演出结束后,在校长温和的邀请下,BoBo怯生生地走上台——

“我不喜欢发出怪声惹人讨厌;

但我患了妥瑞症,大脑出了问题,无法控制我自己;

如果你们排斥我,我的压力就会越大,怪声就会越频繁;

这是一种病,它现在无药可救,希望大家不要用异样眼光看我……”

那是BoBo第一次有机会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去坦诚自己的病情,提出自己的需求。

完了以后,校长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同学纷纷站起来为他鼓掌,彻底接纳了他与众不同的存在。

至此,BoBo终于改观了过去在学校的不愉快经历,获得了安全和归属。

同时校长那一句“教育就是要用知识打败无知”,一直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教师,像校长一样将爱与力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就这样,校长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指引着BoBo勇敢地打破外界偏见,

继而为BoBo找到自己未来的目标与方向:我有目标了,我想变成像他一样。

这就是我想讲的在孩子成长中,养育者/教育者发挥的第2个功能:理想化功能。

这是榜样力量对孩子理想目标的指引,也是支撑着BoBo在一路勇往直前的生命之光。

爱与力量的传递

大学毕业后,BoBo带着年少时期的梦想去应聘教师的职位。

由于学生时期成绩优异,他获得了很多面试的机会。

但每一次面试过程,都会被他不可控的怪叫声所干扰,从而令面试者对他“能否胜任教师的职务”产生质疑。

为此,他被拒绝了整整24次。

尽管如此,他从未想过放弃,也没想过改行从事其它职业。

相反,他一直不间断地投递简历、争取面试机会。

有一回,一间学校由于师资紧缺,同意让BoBo担任五年级的老师。

但在面试过程中,BoBo明显感受到面试者对自己、以及对学生的不尊重——

他们全然无视BoBo患病的事实,禁止BoBo发生怪声,并将调皮捣蛋的学生称为“坏孩子”。

这番言行跟BoBo的价值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基于此,BoBo拒绝了该校的offer,愤然离去。

后来几经坎坷,他来到了山景小学,接受该校的校长与副校长面试。

面试过程中,两位校长非常欣赏他一路对梦想的坚持,耐心聆听他的教学理念,

并经过综合考虑过后,决定聘请他担任该校二年级的老师。

BoBo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用心备好每一节课;

同时他对学生非常坦诚,从不掩饰他患有妥瑞症的事实。

上第一节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讲述自己的妥瑞症,并鼓励学生向他提问,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

“老师,这个病会传染吗?”

“不会,它是天生的。”

“老师,你可以进电影院吗?”

“可以,但有时会被赶出来。”

“……”

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中,他快速打消了学生内心的顾虑,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当时班上有一名患多动症的男孩汤姆斯——

他学习无法专注,上课经常插嘴、不合群,有时还会突然跑出去,干扰课堂纪律。

隔壁班老师将汤姆斯视为“麻烦的存在”,劝诫BoBo将其转到特殊班级。

但BoBo坚定地拒绝了:“他不是‘问题孩子’,他只是跟别人不太一样。”

有一回,汤姆斯上课破坏纪律,BoBo让他在放学后独自留下来做阅读。

汤姆斯很不情愿:“我最讨厌看书了。”

BoBo温和地看着他:“我小时候也讨厌看书。”

汤姆斯有些惊讶:“你是老师,怎么会讨厌看书呢?”

紧接着,BoBo给汤姆斯模仿他小时候一边犯病发出怪叫,一边艰难读书的滑稽模样,把汤姆斯逗得哈哈大笑。

看着小时候跟自己同病相怜的BoBo,汤姆斯逐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了,被接纳了。

后来两人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汤姆斯开始愿意克服病症带来的学习困扰,努力融入课堂。

不仅对待汤姆斯,对班上其他孩子亦是如此——

BoBo一路带着爱的镜映,去真实地照见每一个孩子,

同时以自身为榜样,将知识与力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他不仅获得了学生的欢迎,家长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多次被评选为优秀教师。

写在最后

表面上,这是一名妥瑞症孩子的成长故事;

实际上,它是千千万万孩子健康成长的范本。

回顾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养育者和教育者真正需要做的,其实就两件事:

带着爱去看见孩子,满足孩子的镜映需求;

以身作则给予孩子力量,满足孩子的理想化需求。

前者是为了给孩子的生命蓝图描绘上被爱的底色,构成他的自我认同;

后者是为了给孩子的前进道路安插上梦想的翅膀,指引着他一路前行。

一个孩子无论起点如何,

只要他拥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和笃定的梦想,愿意在追梦路上持之以恒,

那么成功,将是早晚的事情。

谨作此文,与所有父母共勉。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好的父母,有2种功能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