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人的我,为没能化解这突如其来的小矛盾而自责了好久。
小K的两次“犯错”在旁人看来其实都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恰当的语言引导就可以解决。但妈妈却觉得这样的行为让自己很没面子。她一定忘了,每个小孩子都会有调皮、耍小脾气的时候,“打一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有多少家长口口声声对孩子说“宝贝,我爱你”“我一切付出都是为了你”,却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奉为育儿的金科玉律!
70、80后的我们,大多数人都被父母体罚过吧。童年时挨父母打骂的记忆仍未抹去的我们,为什么又要让心肝宝贝再次遭遇自己经历过的恐惧?
除了体罚,没有更好的管教方式了吗?
为人父母的,到底为什么要打孩子?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打骂的呀,现在还不是活的好好的,也没觉得有什么心理创伤啊!
却不知,时代在变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在变化,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在变化。如果仍全盘抱住老祖宗的育儿理念不放,本身就是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比方说,以前娶妻之后还可以纳妾,难道现在也要照老规矩来吗?
如果我们总以父辈的这种方式来粗暴解决亲子间的关系,来管教孩子,就不怕孩子会继续“传承”,也以“打”的方式去教育下一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