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到一个短视频:
一名小男孩的学校组织郊游,父亲不让他去。
他拿着报纸默默哭了一个小时——
不吵不闹,眼泪一直挂在小脸蛋上。
父亲后来觉得他很可怜,终于允许他去郊游。
不到1分钟的镜头视频,获得了14万点赞,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与讨论。
不难想象,视频中的小男孩,他是想去郊游的。
如果这份兴致能够获得支持——
他就会开开心心地出门,开开心心地玩耍,度过难忘的一天。
但父亲却粗暴地制止了他——
从而使得这份流畅的快乐戛然而止,并被接踵而来的失望所取代。
尽管父亲最后同意了让小男孩去郊游;
但这份被阻断过的快乐,却很难完好无损地复原了。
网友@思念が,在评论区分享了相似的经历:
小学时期由于家里穷,学校的每一次春游她都不得去。
六年级最后那一次,学校组织去横店,据说很好玩,她特别想去。
为此她哭了好久,父母才终于在上车出发时,给她交了钱。
由于临时才交钱来不及预订饭,老师也没有帮助,她饿了一整天。
回到家后,她还被父母骂了一顿……
如今同学们回忆那一次春游,都说很美好、很开心;
唯独她,只记得自己饿了一天,回家还被骂了,丝毫感受不到愉悦。
透过这段文字看这位网友的父母,我们不能说他们做错了。
就凭“家里穷还掏钱给孩子去春游”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说:
他们或许已经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了。
但站在这位网友的角度,她却感受不到一丝需求被满足的愉悦,
相反,她感受到的是压抑、委屈、失望和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整个过程,她的快乐是不停地被人为打断、被痛苦覆盖的。
学校组织春游,流畅的体验应该是:
开开心心出发,享受旅途的愉悦,回来后跟大家分享快乐的一天。
但她却相继经历了「哭着要钱、被迫挨饿、回家挨骂」的不愉快。
当流畅的快乐被打断,它就不再是完整的快乐,而是破碎的快乐;
当破碎的快乐被失望和委屈所覆盖,它就不再是快乐,而是痛苦。
这就是为什么这位网友尽管实现了春游的愿望,感受到的却不是快乐,而是满满的痛苦。
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这种「流畅的快乐被粗暴打断」的场景,并不陌生。
比如:
你正准备跟小伙伴出去玩,父母突然“杀”了出来,强行摁着你去写作业;
你考了好成绩,正准备分享成功的喜悦,父母却冷不丁来一句“别骄傲”……
尽管写完作业后,他们允许你出去玩;亦或教育完之后,他们还是表扬了你;
但你却无奈地发现——
一旦快乐被打断,即便后续愿望达成,你也很难立刻恢复到初始的快乐状态。
在成长中,如果孩子的快乐体验不断被阻碍、被覆盖,他将很难收获完整的快乐。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习惯性的应激反应:诚惶诚恐,无法安住在快乐中。
主要有两种体现:
① 明明在做一件愉悦的事情,心里想的却是各种糟糕结果。
生活中有一类人,总是习惯性杞人忧天。
当一件好事发生时,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些糟糕结果。
比如:
吃美味的食物时,他们心里会想:会不会有伤身体的添加剂?
工作取得突破时,他们心里会想:万一下次一落千丈怎么办?
朋友欢乐相聚时,他们心里会想:下次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很可能是因为:
在他们过去的成长体验里,快乐就是不完整、不连贯的——
不是被他人限制和阻碍,就是被各种意外情况所打破。
从而令他们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快乐过后,往往伴随着不幸。
② 明明处在一个快乐的氛围,却非要突兀地终止这份快乐。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人群中的话题终结者。
比如一群女生正在分享大促销时买的新衣服,
一名男生突然凑上来,用经济理论去分析她们如何被商家“宰割”;
或突然冷不丁地来一句:“这种衣服的料子不耐穿,中看不中用。”
在上述场景中,
男生明明可以选择不说话,或简单回一句“挺好看的”,让快乐的氛围延续。
他为什么要如此扫兴呢?
这很可能是因为:
在他过去的成长体验里,自己常常就是被这样对待的。
由于从来不曾体验过快乐被承接的愉悦感,所以他也不懂得如何去承接别人的快乐。
从而使得他在在人群中,时常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来到这里,父母们可能会感到有些压力:
难道为了维持孩子「流畅的快乐」,父母就得无底线地满足孩子吗?
有时候,现实条件确实不允许,那又该怎么办呢?
在此,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1种情况:父母可以做到,关键在于父母愿不愿意做。
举一个例子:
下班回到家,你看到孩子在看动画片,作业却没有完成。
你顿时火冒三丈,拿起遥控关掉了电视,大声斥责孩子。
啪!孩子看动画片的快乐就被打断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斥责的惶恐。
但其实,要不要立刻粗暴地阻断孩子的快乐,是你的选择。
只要你愿意,你还可以——
等孩子看完一集动画片,再按下暂停键,让他去写作业;
或者先平复自己的愤怒情绪,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
且当我们这样做时,孩子会感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压制与阻断。
如此,即便不得不暂停动画片去写作业,他之前愉悦的体验也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第2种情况:孩子的需求,父母确实无法满足。
就像前文中网友@思念が的例子。
由于家里穷,父母确实没办法每年掏钱支持她去春游。
甚至六年级那次父母咬牙给了钱,心里也是极度为难、不情愿的,所以他们后来会埋怨并责骂孩子。
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鼓励父母透支自己去满足孩子的种种需求。
因为父母长期的透支,不仅会过度消耗自己,也会不断助长孩子的依赖,得不偿失。
这时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看见孩子的需求,并坦诚自己的局限。
例如:
“妈妈知道你很想去春游,想必那会是快乐的一天;
但妈妈确实不够钱支付春游的费用,让你失望了。”
同时,父母还可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孩子提供一个补偿方案。
例如:带孩子去山里看风景,或带孩子去河里捉鱼,一起做烤鱼吃。
通过这两个方式,
让孩子体验「失望的情绪被接住」的安全感,
以及「破碎的快乐被黏合」的连续感;
如此一来,
即便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全然满足,
他体验到的也不会是失落和痛苦,而是打破重组后的另一种快乐体验。
在成长中,一个充分体验过「流畅的快乐」的孩子,
长大后,往往也能带着喜悦去迎接生命中的人事物。
首先,TA会拥有追求快乐的勇气。
我的朋友妮妮,特别喜欢旅行。
每次出行,她都有一个习惯:说走就走,绝不瞻前顾后。
有一回她突发奇想,想在中秋节去柬埔寨的吴哥窟赏月。
随后她开始查询签证信息,上网购买机会,做旅行攻略……
不到一上午,就把出行计划搞定了。
完了她将行程计划发送朋友圈,招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不久后,一名有同样意向的小姐姐联系了她,两人顺利组成了“吴哥窟之行二人组”……
这些年,凭借着说走就走的勇气,妮妮去了国内外不少地方,收获了很多快乐的旅行体验。
其次,当遭遇意外时,TA会做积极假设。
有一次,我跟妮妮一起去东南亚玩。
在街上偶遇一个当地小孩,非常热情地给我们带路、拍照;
事后却向我们收取高价“佣金”,不给钱死活不让我们走。
我既无奈又气愤,一股脑陷在被欺骗的懊恼里,无暇游玩。
妮妮却一脸轻松:
“幸亏遇到的不是人贩子,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就当花钱保平安吧,以后我们不理会他们就好了。”
基于这份乐观,她总能给每一段旅行经历描绘上愉悦的色彩。
再者,即便他人不理解,TA也不会放弃追求快乐的自由。
转眼年龄到了30+,身边的同龄人都纷纷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了。
唯独妮妮,至今还单身,没房也没车。
逢年过节,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婆没少唱衰妮妮:
“你年纪老大不小了,还这么贪玩,到时嫁不出去,就孤独终老咯!”
妮妮既不反驳,也不妥协,依然乐此不疲地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后来在一次线下驴友交流会上,妮妮认识了同样热爱旅行的小朱,
细聊之下发现彼此三观相似,审美一致,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
逐渐地,两人发展成了男女朋友。
今年年初,妮妮和男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公司离职,创业当起了旅行博主。
两人一边结伴去世界各地旅行,一边经营着自媒体账号。
透过账号的动态,我经常能看到妮妮快乐爽朗的笑容,搭配着风景各异的背景板。
那是一个人在充分体验过世界的美好事物以后,发自内心流露出来的愉悦与满足。
她一直步履不停地追寻着快乐,并不断地用这份快乐滋养自己,达成自我的圆满——
这就是一个拥有流畅的快乐的孩子长大后的真实状态。
写在最后
发现了吗?
快乐,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能力。
在成长中——
如果你有幸获得过「流畅的快乐」的体验,便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快乐的能力。
而如果这份体验不幸被剥夺了,那对你而言,享受快乐或许就变得有些困难。
不过没关系,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
试着去觉察自己的内在需求,好好去爱自己——
饿了就好好吃饭,累了就好好休息;
想笑时就酣畅淋漓地笑,想哭时就痛痛快快地哭。
在一件件自我满足的小事中,感受身体的愉悦;
在一次次自我释放的体验中,感受情绪的流动。
当我们能够自由去联结身体的愉悦,自由去感受情绪的流动,
快乐,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它是如此简单,也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