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
刷到这样一个视频。
某女生,去奶奶家吃年夜饭期间,一个人在楼道里背书学习。
看到这个视频后。
给人的直觉就是,学霸向来都是自律的。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大家做不到“自律”二字,所以无法蜕变为“学霸”。
尤其是寒假期间。
作为家长,不要指望孩子能够主动自律。
惰性,是每个孩子的天敌。
要想让孩子寒假不荒废,家长得上心,帮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一、认识惰性,理解孩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尤其在寒假期间,大家缺乏老师的监管,惰性难免会凸显出来。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
不妨想想自己小的时候,是不是一样呢!
寒假作业不想做,总是拖到最后几天才熬夜赶完。
所以,家长得先理解孩子!
别一味指责孩子不学习,责怪孩子不自律,得想办法引导孩子,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二、他律转自律,需要“三步走”。
整个寒假期间。
作为家长,别指望孩子能“自觉”学习!
那么,大家如何引导孩子,帮助其从“他律”转变为“自律”呢?
这几点建议,转给家长吧。
01、提升认知,让孩子知道为啥学
孩子为啥不爱学习?
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啥学。
针对这种情况。
家长得跟孩子聊聊,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未来的选择和机会。
试试用身边的故事,或者名人的例子……
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找到努力的动机。
有研究显示,知道学习目的的孩子,学习动力比不知道的孩子高出40%。
这可不是瞎扯!
认知提升了,孩子学习起来才更有劲头。
02、方法引导,让孩子学会怎么学
学习这件事!
许多时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趁着寒假,家长得教孩子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比如番茄工作法、思维导图、错题整理等等。
别小看这些方法,用好了,学习效率能翻倍。
就拿番茄工作法来说吧!
2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休息,这样循环下去,孩子学习起来既高效又不累。
试试看吧,效果杠杠的!
03、监督陪伴,让孩子习惯自律
如何培养自律能力?
作为家长,要意识到:
自律不是天生的,得靠后天培养。
家长在寒假期间,得花点心思,监督陪伴孩子学习。
适时提醒,给予鼓励。
比如,每天定个学习计划,和孩子一起回顾完成情况。
做得好,给点小奖励。
做得不好,也别太苛刻,一起找找原因,改进方法。
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习惯了自律,学习也就不用家长操心了。
三、写在最后
寒假虽短!
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成长的好时机。
家长得上心,别让孩子把时间都浪费在玩乐上。
试试上述方法。
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让寒假成为孩子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引导。
寒假期间,家长不妨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努力,让孩子迎来快速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