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么问过自己:“我是爱孩子,还是爱孩子做的事?”
大部分人肯定会说,当然是爱孩子的。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过于在意孩子做的事,如果做的不好,就横加指责。
过年吃酒席时,看到一个小伙被他爸爸数落,原因是相亲没有一个成功的。
他爸爸当着不少人的面说,“还找不到,就不要回家了,当我没生这个儿子,我丢不起这老脸”。
小伙低头看着手机,沉默不语,在努力避免跟父亲的言语冲突。
“就天天捧着手机,有什么出息。”
“那么胖,还放肆吃,哪个女孩看得上。”
反正不管怎么都不对。
就是因为相亲这个事没有成,怪儿子不争气。觉得他一无是处了。
可实际上这个男孩对家人朋友都是不错的,工作也认真。
但还是很难得到父亲的理解和接纳。
2
如果给孩子的爱总带着条件。
只有你做好了,我满意了,我才爱你。
没有做好,那我就不爱你,讨厌你。
到了最后,只会把孩子推得远远的。
他们对父母那份浓郁的感情,也会慢慢淡化。
很多人成年后迫不及待地逃离父母,那是因为他们的心早已伤痕累累。
奥斯卡·王尔德说:“所有孩子一开始都是爱父母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这份无条件的爱被父母消耗了。”
3
最近热映的电影《哪吒2》除了哪吒那种逆天改命的劲儿打动人。
还有就是这里面的父母之爱,非常引发人的思考。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是:我爱你,不带任何条件。
不是爱你的成就和身份。
仅仅是爱的本身,希望你好,健健康康地活着,能遵从自己的本心前进。
当哪吒为救父母吞下灭魂丹未果,觉得自己没用时。
殷夫人说“不管你是魔还是仙,你永远是我的儿,永远是我的骄傲”。
盈盈母爱,不带任何条件。
父母支持和爱,让哪吒无惧无畏,也激发他的能力,带领大家突破封锁,获得重生。
就算孩子有缺点,本事小,我也爱你。
不管你是闪光还是普通,我都爱。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觉得自己看小小鱼的眼光都温柔很多了。
只要我不计较他的缺点,我们彼此都开心很多。
这样的爱,孩子也会感受到。
而这样的爱是多么的难得和宝贵啊。
我们应该多给孩子这样的爱,不要总是斤斤计较,别带太多的条件。
4
为什么要生孩子?
有人说,是因为迎接一个新的生命到来,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长大,那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我也非常赞同,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会得到温暖,爱是流通的,相互滋养的。
我记得很多养育小小鱼和弟弟的点点滴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很累,被孩子气得崩溃。
也常常犯错,也会朝孩子发脾气。
但孩子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喜悦和温暖。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说:“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奖赏不是孩子的成绩或奖杯,甚至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或者婚礼,而是与孩子在一起时的那种分分钟的喜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时的那种分分钟的喜悦。”
爱孩子,我们会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是去应酬。
哪怕是一起捡捡小石子,看看昆虫都觉得美好。
从孩子说的童言稚语中,总是能捕捉到其中的有趣之处。
哪怕他们一句话也说很久很久才能说完,也愿意耐心地听他们讲完。
而孩子也会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爸妈。
在前面几年,他们会特别依恋妈妈,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为了跟妈妈在一起,可以不去他们最喜欢去的游乐场。
所以,父母之爱也是一种相互成全。
而这种相互成全背后,需要的无条件地爱孩子,无条件的接纳。